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的建设论文--组织建设论文--党的干部工作论文

利津县公开选拔科级干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引言第7-10页
    一、 选题缘由第7页
    二、 研究方法第7-8页
    三、 论文框架第8页
    四、 论文创新之处第8-10页
第一章 公开选拔的基本理论第10-16页
    第一节 公开选拔考试的历史变革第10-12页
    第二节 公开选拔考试的基本概念第12-14页
        一、 基本内涵第12页
        二、 基本属性第12-13页
        三、 基本应用第13-14页
    第三节 公开选拔的基本理论第14-16页
        一、 个别差异理论第14页
        二、 刺激反应理论第14-15页
        三、 人职匹配理论第15-16页
第二章 利津县公开选拔科级干部实践第16-46页
    第一节 利津县公开选拔科级干部历史沿革及分析第16-17页
    第二节 利津县公开选拔科级干部程序设计沿革及分析第17-24页
        一、 基本程序应用第17-20页
        二、 “德”的考察程序应用第20-22页
        三、 挂职锻炼程序应用第22-24页
    第三节 利津县公开选拔科级干部试题设计沿革及分析第24-30页
        一、 笔试试题设计第24-27页
        二、 面试试题设计第27-30页
    第四节 利津县公开选拔科级干部职位条件设计沿革及分析第30-33页
        一、 基于职级的条件设计第30-31页
        二、 基于职位的条件设计第31-33页
    第五节 利津县公开选拔科级干部组织设计及分析第33-44页
        一、 组织机构及人员调配第33-36页
        二、 时间安排第36-40页
        三、 保密措施第40-41页
        四、 考场安排第41-42页
        五、 应急突发事件处理第42-44页
    第六节 利津县公开选拔科级干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第44-46页
        一、 笔试测评科学化程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第44页
        二、 面试方法相对单一,考官素质参差不齐第44页
        三、 公开选拔成本较高第44-45页
        四、 部分公开选拔干部难以适应岗位要求第45页
        五、 在跟踪培养方面力度不够第45-46页
第三章 提高公开选拔科级干部科学性的对策第46-53页
    第一节 创新能力测评方式第46-49页
        一、 人机对话式测评第46-47页
        二、 业绩能力测评第47-48页
        三、 心理素质测评第48-49页
    第二节 创新考察方式第49-52页
        一、 群众公认度考察第49-50页
        二、 “德”的考察第50-51页
        三、 实绩评价考察第51-52页
    第三节 创新培养模式第52-53页
        一、 到基层一线任职第52页
        二、 挂职锻炼第52-53页
第四章 结论及展望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福建宁德地区高中生社会性发展状况与教育
下一篇:试论我国制度伦理建设的社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