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引言 | 第6-9页 |
1. 荧光假单胞菌GcM5-1A重组鞭毛蛋白的表达及纯化 | 第9-27页 |
1.1 材料、仪器及试剂 | 第9-10页 |
1.1.1 实验菌株、质粒与菌株培养方法 | 第9页 |
1.1.2 实验仪器 | 第9页 |
1.1.3 主要试剂 | 第9-10页 |
1.1.4 主要培养基 | 第10页 |
1.2 试验方法 | 第10-19页 |
1.2.1 荧光假单胞菌GcM5-1A的培养及基因组提取 | 第10-11页 |
1.2.2 PCR扩增目的基因 | 第11-12页 |
1.2.3 目的基因的回收 | 第12-13页 |
1.2.4 氯化钙法制备感受态细胞 | 第13-14页 |
1.2.5 连接产物转化感受态细胞 | 第14页 |
1.2.6 质粒的提取及鉴定 | 第14-16页 |
1.2.7 表达载体和工程菌的构建 | 第16页 |
1.2.8 重组鞭毛蛋白的诱导表达 | 第16-17页 |
1.2.9 可溶性蛋白的纯化 | 第17-18页 |
1.2.10 包涵体的复性及纯化 | 第18-19页 |
1.2.11 重组鞭毛蛋白的浓缩 | 第19页 |
1.2.12 重组鞭毛蛋白浓度的测定 | 第19页 |
1.3 实验结果 | 第19-25页 |
1.3.1 荧光假单胞菌基因组提取 | 第19-20页 |
1.3.2 鞭毛蛋白编码基因的克隆 | 第20-21页 |
1.3.3 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1页 |
1.3.4 重组鞭毛蛋白在工程菌中的表达 | 第21-22页 |
1.3.5 可溶性蛋白的纯化 | 第22-24页 |
1.3.6 包涵体复性及纯化 | 第24页 |
1.3.7 重组鞭毛蛋白浓缩及浓度测定 | 第24-25页 |
1.4 讨论 | 第25-27页 |
2. 重组鞭毛蛋白的生物活性测定及与之结合膜蛋白的研究 | 第27-39页 |
2.1 材料、仪器及试剂 | 第27-28页 |
2.1.1 实验材料及试剂 | 第27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7页 |
2.1.3 主要培养基 | 第27-28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8-31页 |
2.2.1 黑松愈伤组织培养及悬浮细胞制备 | 第28页 |
2.2.2 重组鞭毛蛋白对黑松细胞的毒性研究 | 第28-29页 |
2.2.3 黑松细胞经重组鞭毛蛋自处理后的形态观察 | 第29页 |
2.2.4 黑松膜蛋白的提取 | 第29页 |
2.2.5 纯化鞭毛蛋白的结合膜蛋白 | 第29-30页 |
2.2.6 蛋白质转膜与测序 | 第30-31页 |
2.3 实验结果 | 第31-37页 |
2.3.1 重组鞭毛蛋白对黑松悬浮细胞的毒性作用 | 第31-32页 |
2.3.2 黑松细胞经重组鞭毛蛋白处理后的形态学观察 | 第32-33页 |
2.3.3 黑松膜蛋白的提取 | 第33-34页 |
2.3.4 鞭毛蛋白结合膜蛋白的提取及转膜 | 第34-35页 |
2.3.5 鞭毛蛋白结合膜蛋白测序结果 | 第35-37页 |
2.4 讨论 | 第37-39页 |
3.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综述 | 第43-56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