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论文--中国论文--文化专题研究论文

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开封古城保护与更新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0-14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1.2.1 研究目的第11页
        1.2.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12-13页
        1.3.1 研究内容第12页
        1.3.2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4 研究框架第13-14页
2 文化生态学视角下城市空间文化理论分析第14-22页
    2.1 文化生态学理论发展研究概述第14-15页
        2.1.1 文化人类学层面的文化生态理论第14页
        2.1.2 景观生态学层面的文化生态理论第14-15页
        2.1.3 社会学与哲学层面的文化生态理论第15页
        2.1.4 地理学层面的文化生态理论第15页
    2.2 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城市文化群落生态系统基本理论第15-18页
        2.2.1 系统性与共生性理论第16-17页
        2.2.2 多样性与统一性理论第17页
        2.2.3 生态进化理论第17-18页
        2.2.4 基质——斑块——廊道理论第18页
    2.3 古城保护与更新相关理论第18-22页
        2.3.1 西方国家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思想理念第18-19页
        2.3.2 我国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思想理念第19-22页
3 开封古城文化群落生态系统分析第22-42页
    3.1 开封古城的历史沿革第22-24页
    3.2 开封古城文化群落生态系统演进过程分析第24-32页
        3.2.1 原生文化群落生态系统的形成第24-30页
        3.2.2 外来文化的强势侵入与交融第30页
        3.2.3 城市空间结构文化形态的自主发展第30-31页
        3.2.4 城市文化交融的新高潮第31-32页
    3.3 开封古城空间结构文化形态特征第32-36页
        3.3.1 前期开封古城空间结构文化形态封闭而分散第32-34页
        3.3.2 中期开封古城空间结构文化形态开放而丰富第34-35页
        3.3.3 后期开封古城空间结构文化形态重组和变形第35-36页
    3.4 开封古城文化群落生态系统保护更新存在的问题第36-42页
        3.4.1 古城整体文化生态特色丧失第36-37页
        3.4.2 古城文化群落生态系统逐渐边缘化第37-38页
        3.4.3 古城文化群落生态特征失衡第38-40页
        3.4.4 古城文化群落生态氛围淡化第40-42页
4 开封古城文化群落生态系统保护更新的目标和原则第42-46页
    4.1 开封古城文化群落生态系统保护更新的主要目标第42-43页
        4.1.1 传承古城文化群落生态系统特色第42页
        4.1.2 维持古城文化群落生态的多样统一性第42-43页
    4.2 开封古城文化群落生态系统保护更新的基本原则第43-46页
        4.2.1 多元性原则第43页
        4.2.2 适应性原则第43-44页
        4.2.3 共生性原则第44页
        4.2.4 系统性原则第44页
        4.2.5 平衡性原则第44-45页
        4.2.6 可持续性原则第45-46页
5 开封古城文化群落生态系统保护更新策略第46-62页
    5.1 建立古城文化群落生态系统网络第46-50页
        5.1.1 界定保护更新范围及层次第46-49页
        5.1.2 构建保护更新网络系统第49-50页
    5.2 传承古城文化生态位第50-52页
        5.2.1 古城结构性生态位的保护更新第50-51页
        5.2.2 古城要素性生态位的保护更新第51-52页
    5.3 发展古城文化生态廊道第52-55页
        5.3.1 物质文化生态廊道的保护更新第53页
        5.3.2 非物质文化生态廊道保护更新第53-55页
    5.4 凝练古城文化群落生态系统特色第55-58页
        5.4.1 强化与再生古城空间肌理第55-56页
        5.4.2 古城天际轮廓线的再组织第56-57页
        5.4.3 古城空间色彩的处理第57-58页
    5.5 动态创造和保护古城文化群落生态氛围第58-61页
        5.5.1 古城特色场所的保护与更新第58-60页
        5.5.2 民俗文化及其活动的传承和发扬第60-61页
    5.6 建构古城文化生态景观第61-62页
6 开封古城双龙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实例分析第62-78页
    6.1 古城双龙巷区位、保护更新定位及历史沿革第62-64页
        6.1.1 区位及保护更新定位第62-63页
        6.1.2 双龙巷历史沿革[62-63]第63-64页
    6.2 双龙巷街区文化生态分析第64-69页
        6.2.1 双龙巷街区人文环境分析第64-67页
        6.2.2 双龙巷文化生态资源分析第67-69页
    6.3 开封古城双龙巷保护更新发展策略第69-78页
        6.3.1 承续并建构古城文化群落生态系统网络第69-72页
        6.3.2 结合文化生态足迹发展文化生态廊道第72-73页
        6.3.3 强化街区空间文化群落生态特征第73-77页
        6.3.4 动态创造和保护文化群落生态氛围第77页
        6.3.5 构建文化群落生态景观第77-78页
7 结语第78-80页
参考文献第80-84页
图表目录第84-86页
致谢第86-8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8-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短波低截获概率通信信号的检测与调制识别
下一篇:聚焦解决模式对癌症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和主观幸福感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