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综述 | 第7-13页 |
一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7-11页 |
二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三 选题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第一章 视觉文化景观 | 第13-18页 |
第一节 视觉文化的定义及影响 | 第13-15页 |
第二节 新时期视觉文化语境下的文学 | 第15-18页 |
第二章 视觉文化语境中的苏童小说创作特点 | 第18-23页 |
第一节 天马行空的新历史主义创作 | 第18-19页 |
第二节 独特的叙事风格 | 第19-20页 |
第三节 个性化的文本修辞 | 第20-22页 |
第四节 庸常而感伤的审美态度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各谐共荣——视觉文化因素在苏童小说中发挥作用的方式 | 第23-38页 |
第一节 视觉文化语境中的新历史题材“走红” | 第24-25页 |
第二节 视觉文化因素在苏童小说叙事中的作用 | 第25-30页 |
一 先锋性的戏剧张力 | 第25-26页 |
二 奇观叙事 | 第26-29页 |
三 苏童小说中的感官叙事 | 第29-30页 |
第三节 视像化催生的苏童小说传神文本修辞 | 第30-35页 |
一 丰富的色彩画面 | 第31-33页 |
二 文字“蒙太奇” | 第33-35页 |
第四节 视觉文化审美与苏童小说的大众接受 | 第35-38页 |
第四章 悖离与裂隙——苏童小说在视觉文化语境中的局限 | 第38-43页 |
第一节 被淡化的精神主题 | 第38-40页 |
第二节 图像化背后的表意减弱 | 第40-41页 |
第三节 话语尺度的缩小 | 第41-43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后记 | 第48-49页 |
研究生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