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引言 | 第11-15页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1-15页 |
第一章 孟姜女故事宝卷概述 | 第15-23页 |
1.1 北方孟姜女宝卷概述 | 第15-19页 |
1.1.1 《销释孟姜忠烈贞节贤良宝卷》 | 第15-16页 |
1.1.2 《长城宝卷》 | 第16页 |
1.1.3 河西地区的孟姜女宝卷 | 第16-19页 |
1.2 南方孟姜女宝卷概述 | 第19-23页 |
1.2.1 《孟姜女卷》 | 第19页 |
1.2.2 《南瓜宝卷》 | 第19-21页 |
1.2.3 《许孟姜宝卷》 | 第21页 |
1.2.4 《孟姜女寻夫宝卷》 | 第21-22页 |
1.2.5 《孟姜仙女宝卷》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北方孟姜女宝卷的演变 | 第23-32页 |
2.1 形式上的变化 | 第24-28页 |
2.1.1 道情形式的宝卷 | 第24-25页 |
2.1.2 形式的简化 | 第25-28页 |
2.2 思想内容回归民间 | 第28-32页 |
2.2.1 历史上的孟姜女故事 | 第28-29页 |
2.2.2 教派宝卷中的孟姜女故事 | 第29-30页 |
2.2.3 民间宝卷中的孟姜女故事 | 第30-32页 |
第三章 南方孟姜女宝卷的内容与形式 | 第32-39页 |
3.1 南方孟姜女宝卷与南方孟姜女故事 | 第32-35页 |
3.1.1 瓜中生女 | 第32-33页 |
3.1.2 裸浴而婚 | 第33-34页 |
3.1.3 死后变鱼 | 第34-35页 |
3.2 南方孟姜女宝卷与当地各种民间文艺形式 | 第35-39页 |
3.2.1 《孟姜女卷》与弹词 | 第35-36页 |
3.2.2 《孟姜女寻夫宝卷》与唱本 | 第36-37页 |
3.2.3 南方孟姜女宝卷与民间小调 | 第37-39页 |
第四章 南北孟姜女宝卷的对比 | 第39-48页 |
4.1 南北孟姜女宝卷故事来源之比较 | 第39-40页 |
4.2 南北孟姜女宝卷形式之比较 | 第40-43页 |
4.2.1 南北孟姜女宝卷受其他民间形式影响之比较 | 第40-41页 |
4.2.2 南北孟姜女宝卷形式艺术化程度之比较 | 第41-43页 |
4.3 南北孟姜女宝卷其他方面的比较 | 第43-48页 |
4.3.1 审美习惯不同 | 第43-45页 |
4.3.2 地域差异 | 第45-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附录:八种孟姜女宝卷故事梗概 | 第52-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64-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