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10页 |
一、绪论 | 第10-23页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二) 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 研究框架 | 第12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三) “一产三产化”的理论基础及研究现状 | 第13-23页 |
1. “一产三产化”的理论基础 | 第13-16页 |
2. “一产三产化”内涵 | 第16-17页 |
3. “一产三产化”具体模式的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4. “一产三产化”存在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二、“一产三产化”在浙江的发展概况及具体案例分析 | 第23-33页 |
(一) “一产三产化”在浙江的发展概况 | 第23-24页 |
(二) “一产三产化”具体案例 | 第24-27页 |
1. 观光农业:义乌“十里桃花坞” | 第24-25页 |
2. 品牌农业:“黄岩蜜桔”、“临海蜜桔” | 第25-26页 |
3. CSA模式:湖州“愚夫农场” | 第26-27页 |
(三) “一产三产化”的发展成效 | 第27-33页 |
1. 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 第27-28页 |
2. 有效提升农产品价格 | 第28-29页 |
3. 增加就业机会 | 第29页 |
4. 突破农民增收困境,提升农民收入 | 第29-33页 |
三、“一产三产化”的动力机制 | 第33-40页 |
(一) 市场需求 | 第33-34页 |
1. 消费者对乡村自然风光的需求促进观光农业的发展 | 第33-34页 |
2. 消费者对农产品安全的需求促进CSA农业的发展 | 第34页 |
3. 消费者对品牌的需求促进品牌农业的发展 | 第34页 |
(二) 政府推动 | 第34-36页 |
1. 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现实压力促进“一产三产化”的发展 | 第35页 |
2. 政府农业结构调整目标促进“一产三产化”的发展 | 第35-36页 |
3. 政绩考核的转变促进“一产三产化”的发展 | 第36页 |
(三) 技术发展 | 第36-38页 |
1. 农业技术的发展有力地支持“一产三产化”的发展 | 第36-37页 |
2. 信息技术的发展有效地促进了“一产三产化”的发展 | 第37页 |
3. 交通技术的发展很好地推动了“一产三产化”的发展 | 第37-38页 |
(四) “一产三产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 第38-40页 |
四、“一产三产化”的推进路径 | 第40-47页 |
(一) 农业经营者自为型 | 第40-42页 |
1. 改变以小农为本位的农业经营制度 | 第40页 |
2. 围绕市场进行“一产三产化”发展 | 第40-41页 |
3. 建立“一产三产化”经营的农村合作组织 | 第41页 |
4. 提高农业经营者自身科学文化素质 | 第41-42页 |
(二) 政府扶持型 | 第42-44页 |
1. 编制“一产三产化”的经营发展规划 | 第42-43页 |
2. 利用调控手段使“一产三产化”有序健康地发展 | 第43页 |
3. 采取支持保护政策推动“一产三产化”的经营发展 | 第43-44页 |
(三) 城乡互动型 | 第44-45页 |
1. 整顿乡村地区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吸引城市居民参与 | 第44页 |
2. 吸引城市生产要素向乡村流动 | 第44-45页 |
3. 建立城乡交流的信息体系 | 第45页 |
(四) 三种不同路径的比较 | 第45-47页 |
五、浙江省“一产三产化”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47-51页 |
(一) 存在经营不佳的现象 | 第47-48页 |
(二) 农民自身科学文化素质水平较低 | 第48页 |
(三) “一产三产化”相关扶持政策相对滞后 | 第48-49页 |
(四) 缺乏专业化营销 | 第49页 |
(五) 资金不足 | 第49-51页 |
六、推进“一产三产化”发展的指导原则以及对策措施 | 第51-63页 |
(一) “一产三产化”应遵循的原则 | 第51-56页 |
1. 凸显农民主体地位原则 | 第51-52页 |
2. 市场导向原则 | 第52-53页 |
3. 因地制宜原则 | 第53-54页 |
4. 政府适度干预原则 | 第54-56页 |
5. 坚持经济效益原则 | 第56页 |
(二) 进一步推进“一产三产化”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 第56-63页 |
1. 提高农民自身科技素质,培育新型农民 | 第57页 |
2. 加大政府对“一产三产化”的扶持力度 | 第57-59页 |
3. 吸引民间资本参与“一产三产化”发展 | 第59-60页 |
4.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 第60-61页 |
5.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