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目录 | 第6-8页 |
前言 | 第8-15页 |
(一) 我国劳动者工作环境现状与困境——问题的提出 | 第8-11页 |
1. 恶性事故高发与职业病之殇 | 第8-9页 |
2. 富士康模式与工人异化 | 第9-10页 |
3. 工作环境权的提出 | 第10-11页 |
(二) 我国工作环境权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 关于工作环境权研究的核心著作与文章 | 第11-12页 |
2. 关于工作环境权研究的学位论文 | 第12-13页 |
3. 关于工作环境权研究的相关主题 | 第13页 |
(三) 研究目标与限制 | 第13-15页 |
1. 研究目标 | 第13页 |
2. 研究限制 | 第13-15页 |
一、 工作环境权的法理价值 | 第15-19页 |
(一) 人权视野下的工作环境权——以人为本的道德关怀 | 第15-16页 |
1. 工作环境权与生存权 | 第15页 |
2. 工作环境权与平等权 | 第15-16页 |
3. 工作环境权与人格尊严权 | 第16页 |
(二) 权利视域下的工作环境权——劳动者权利本位 | 第16-17页 |
1. 人道与功利对立中的权利优先 | 第16-17页 |
2. 权利本位 | 第17页 |
(三) 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下的工作环境权——环境公平正义 | 第17-19页 |
1. 环境正义 | 第17-18页 |
2. 社会公正 | 第18-19页 |
二、 从职业安全权到工作环境权 | 第19-27页 |
(一) 工作环境权的形成 | 第19-23页 |
1. 多元视角下工作环境权的形成 | 第19-22页 |
2. 世界安全卫生规范的发展 | 第22-23页 |
(二) 工作环境权概念分析 | 第23-25页 |
1. 职业安全权相关概念分析 | 第23-24页 |
2. 工作环境权内涵分析与概念界定 | 第24-25页 |
(三) 工作环境权对职业安全权的全新发展——工作环境权特征分析 | 第25-27页 |
1. 权利主体 | 第25-26页 |
2. 权利内容 | 第26页 |
3. 权利体系 | 第26-27页 |
三、 工作环境权利的内容 | 第27-35页 |
(一) 以人本为核心的权利内容 | 第27-31页 |
1. 生命健康权 | 第27-28页 |
2. 人格尊严 | 第28-29页 |
3. 平等权 | 第29-30页 |
4. 社会保障权 | 第30-31页 |
(二) 以劳工参与为核心的权利内容 | 第31-35页 |
1. 结社权 | 第32页 |
2. 工作环境知情权 | 第32-33页 |
3. 工作环境协商权 | 第33页 |
4. 工作环境共决权 | 第33-35页 |
四、 工作环境权的性质 | 第35-41页 |
(一) 社会权的不同定义角度 | 第35-36页 |
(二) 自由权与社会权维度分析 | 第36-38页 |
1. 工作环境权的自由权属性 | 第36-37页 |
2. 工作环境权的社会权属性 | 第37-38页 |
(三) 社会法与社会权维度分析 | 第38-41页 |
1. 工作环境权的公法规范 | 第38页 |
2. 工作环境权的私法规范 | 第38-39页 |
3. 工作环境权公法规范的私法效力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后记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