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海洋学论文--海洋基础科学论文--海洋地质学论文

波浪作用下黄河口多层粉质土海床动态响应特征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0 前言第10-11页
1 绪论第11-24页
    1.1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研究对象第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20页
        1.3.1 原位与室内试验研究第12-17页
        1.3.2 解析-数值分析方法第17-20页
    1.4 海床稳定性研究第20-22页
    1.5 研究思路与内容第22-24页
        1.5.1 研究思路第22页
        1.5.2 研究内容第22-24页
2 埕岛海域地质环境和波浪特征第24-29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24-25页
    2.2 研究区地质环境第25页
    2.3 研究区海床沉积物类型第25-26页
    2.4 研究区波浪场第26-29页
3 波浪作用下海床土动态响应过程数值模拟第29-46页
    3.1 波压力第29-31页
    3.2 基本方程的建立第31-33页
        3.2.1 基本方程第31-33页
        3.2.2 空间 2N 阶差分近似第33页
        3.2.3 稳定性条件第33页
        3.2.4 吸收边界条件第33页
    3.3 数值响应计算可行性验证第33-39页
        3.3.1 均质土计算验证第33-35页
        3.3.2 非均质土计算结果验证第35-39页
    3.4 波致均质土海床动态响应过程模拟第39-45页
        3.4.1 土层结构第39-40页
        3.4.2 孔压响应第40-42页
        3.4.3 应力场响应第42-43页
        3.4.4 位移场响应第43-45页
    3.5 小结第45-46页
4 波浪作用下多层海床土动态响应特征分析第46-62页
    4.1 概述第46-48页
    4.2 相关参数确定第48-53页
        4.2.1 水深第48页
        4.2.2 体积模量第48-49页
        4.2.3 孔隙度与孔隙比第49-51页
        4.2.4 泊松比第51页
        4.2.5 渗透率第51-52页
        4.2.6 数值模拟参数第52-53页
    4.3 模拟结果与分析第53-61页
        4.3.1 孔压响应第53-54页
        4.3.2 应力场响应第54-56页
        4.3.3 位移场响应第56-57页
        4.3.4 强浪持续作用下孔压场变化特征第57-59页
        4.3.5 波浪作用下土体破坏主控因素分析第59页
        4.3.6 土体破坏模式第59-60页
        4.3.7 破坏土体的重新固结过程第60-61页
    4.4 小结第61-62页
5 “上硬下软”土质海床失稳机制分析第62-72页
    5.1 软弱层所处位置对海床稳定性影响第62-64页
    5.2 软弱层厚度对海床稳定性影响第64-66页
    5.3 不同水深条件对下伏软弱层海床稳定性影响第66-68页
    5.4 不同波浪条件对下伏软弱层海床稳定性影响第68-70页
    5.5 不同循环作用时间对下伏软弱层海床稳定性影响第70-71页
    5.6 小结第71-72页
6 研究结论与进一步研究工作第72-73页
    6.1 结论第72-73页
    6.2 进一步研究工作第73页
参考文献第73-79页
附件第79-81页
致谢第81-82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82-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黄、渤海溶解碳水化合物的浓度分布与影响因素
下一篇:山东地区夏季强对流天气成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