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12-14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4-28页 |
1.1 猪瘟与猪瘟病毒 | 第14-15页 |
1.1.1 猪瘟 | 第14页 |
1.1.2 猪瘟病毒 | 第14-15页 |
1.2 猪瘟病毒的复制周期及感染机制 | 第15-20页 |
1.2.1 CSFV复制周期 | 第15-16页 |
1.2.2 结构蛋白及非结构蛋白 | 第16-20页 |
1.3 干扰素刺激基因(ISGS)及其研究方法 | 第20-24页 |
1.3.1 干扰素(IFN) | 第20-22页 |
1.3.2 干扰素刺激基因(ISGs) | 第22-23页 |
1.3.3 ISGs的筛选方法 | 第23页 |
1.3.4 ISGs的鉴定筛选方法 | 第23-24页 |
1.4 与猪瘟病毒及其它黄病毒科成员相关ISGS的研究进展 | 第24-26页 |
1.4.1 粘病毒抗性基因(Mx) | 第25页 |
1.4.2 2’,5’寡腺苷酸合成酶(OAS) | 第25页 |
1.4.3 双链RNA依赖的蛋白质激酶(PKR) | 第25-26页 |
1.4.4 ISG20 | 第26页 |
1.4.5 ISG15 | 第26页 |
1.5 GBP家族及GBP1 | 第26-27页 |
1.6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7-28页 |
第二章 抗猪瘟病毒干扰素刺激基因的筛选及GBP1抗病毒分子机制的研究 | 第28-57页 |
2.1 材料和方法 | 第28-38页 |
2.1.1 毒株、细胞和载体 | 第28页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8页 |
2.1.3 主要试剂 | 第28-29页 |
2.1.4 RNA提取及反转录 | 第29页 |
2.1.5 质粒构建和转染 | 第29-30页 |
2.1.6 过表达细胞系构建 | 第30-31页 |
2.1.7 过表达筛选试验 | 第31页 |
2.1.8 抗病毒ISGs的鉴定 | 第31页 |
2.1.9 RNA干扰试验 | 第31-32页 |
2.1.10 荧光素酶试验 | 第32页 |
2.1.11 病毒毒价测定 | 第32页 |
2.1.12 荧光定量RT-PCR | 第32-33页 |
2.1.13 Western blotting检测 | 第33页 |
2.1.14 细胞活力检测 | 第33页 |
2.1.15 动物感染试验 | 第33-34页 |
2.1.16 双荧光素酶报告试验 | 第34-35页 |
2.1.17 免疫共沉淀试验 | 第35-36页 |
2.1.18 GST pulldown试验 | 第36页 |
2.1.19 激光共聚焦试验 | 第36-37页 |
2.1.20 GTPase酶活力测定 | 第37页 |
2.1.21 数据统计学分析 | 第37-38页 |
2.2 结果 | 第38-53页 |
2.2.1 过表达细胞系的构建及鉴定 | 第38页 |
2.2.2 抗CSFV ISGs的筛选结果 | 第38-39页 |
2.2.3 抗CSFV ISGs的鉴定 | 第39-41页 |
2.2.4 GBP1抑制CSFV复制 | 第41-43页 |
2.2.5 CSFV感染后GBP1上调表达 | 第43-44页 |
2.2.6 GBP1不激活IFN-β 及NF-κB通路 | 第44-45页 |
2.2.7 GBP1的第51位赖氨酸对于其GTPase活性和抑制CSFV复制是必需的 | 第45-47页 |
2.2.8 CSFV NS5A蛋白与GBP1相互作用 | 第47-49页 |
2.2.9 GBP1的第51位赖氨酸是NS5A与GBP1相互作用的关键位点 | 第49-51页 |
2.2.10 NS5A的C端是其与GBP1相互作用的关键区域 | 第51-52页 |
2.2.11 NS5A通过抑制GBP1的GTPase活性进而拮抗GBP1的抗病毒功能 | 第52-53页 |
2.3 讨论 | 第53-57页 |
第三章 全文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71页 |
附录 | 第71-76页 |
致谢 | 第76-78页 |
作者简历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