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预防医学、卫生学论文--卫生基础科学论文--卫生毒理论文

微囊藻毒素LR对小鼠的肝毒性及其分子机理研究

摘要第4-8页
ABSTRACT第8-11页
缩略语第19-21页
第一章 引言第21-39页
    1.1 微囊藻毒素的化学结构、产生和理化性质第21-23页
        1.1.1 微囊藻毒素的化学结构第21-22页
        1.1.2 微囊藻毒素的产生第22-23页
        1.1.3 微囊藻毒素的理化性质第23页
    1.2 我国水体微囊藻毒素污染状况及其检测方法第23-26页
        1.2.1 我国淡水水体微囊藻毒素的污染状况第23-24页
        1.2.2 微囊藻毒素的检测方法第24-26页
    1.3 微囊藻毒素的毒性第26-35页
        1.3.1 微囊藻毒素对植物的影响第26-28页
        1.3.2 微囊藻毒素对动物的危害第28-33页
        1.3.3 微囊藻毒素对人类健康的危害第33-35页
    1.4 微囊藻毒素的毒性机理第35-36页
        1.4.1 抑制PP1和PP2A活性第35页
        1.4.2 氧化应激第35-36页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内容和技术路线第36-39页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36页
        1.5.2 研究内容第36-37页
        1.5.3 技术路线第37-39页
第二章 MC-LR亚慢性暴露致小鼠肝细胞凋亡第39-59页
    2.1 实验材料第39-41页
        2.1.1 实验动物第39页
        2.1.2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第39-40页
        2.1.3 主要仪器第40-41页
    2.2 实验方法第41-48页
        2.2.1 实验动物饲养第41页
        2.2.2 LD50测定第41页
        2.2.3 MC-LR暴露第41-42页
        2.2.4 血清酶活性测定第42-44页
        2.2.5 组织病理学检测第44-45页
        2.2.6 蛋白浓度测定第45页
        2.2.7 肝组织蛋白样品的制备第45-46页
        2.2.8 SDS-PAGE第46-47页
        2.2.9 Western blot第47页
        2.2.10 统计分析第47-48页
    2.3 结果第48-56页
        2.3.1 LD50第48页
        2.3.2 MC-LR暴露 28 d对小鼠血清酶活性的影响第48-50页
        2.3.3 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第50-51页
        2.3.4 MC-LR暴露对小鼠肝脏凋亡相关蛋白Bcl-2 和Bax的影响第51-53页
        2.3.5 MC-LR对小鼠肝脏cytc蛋白的影响第53-54页
        2.3.6 MC-LR对小鼠肝脏caspase 3 和caspase 9 蛋白的影响第54-56页
    2.4 讨论第56-58页
    2.5 小结和结论第58-59页
第三章 亚慢性MC-LR暴露对小鼠肝脏的氧化损伤及其对Nrf2通路的影响第59-77页
    3.1 实验材料第60页
        3.1.1 实验动物第60页
        3.1.2 主要试剂第60页
        3.1.3 实验仪器第60页
    3.2 实验方法第60-63页
        3.2.1 实验动物饲养第60页
        3.2.2 MC-LR暴露第60页
        3.2.3 ROS活性测定第60-61页
        3.2.4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第61-62页
        3.2.5 T-AOC测定第62页
        3.2.6 脂质过氧化检测和样品蛋白浓度测定第62页
        3.2.7 统计分析第62-63页
    3.3 结果第63-72页
        3.3.1 ROS测定第63页
        3.3.2 脂质过氧化测定第63-64页
        3.3.3 抗氧化酶活性第64-66页
        3.3.4 MC-LR对GSH和GST的影响第66-67页
        3.3.5 MC-LR对T-AOC的影响第67-68页
        3.3.6 MC-LR对Nrf2、NQO1、HO-1 和GCLC蛋白的影响第68-72页
    3.4 讨论第72-75页
    3.5 小结和结论第75-77页
第四章 MC-LR染毒对小鼠肝脏CYP1A1、CYP2E1和CYP3A11基因表达及其酶活性的影响第77-93页
    4.1 实验材料第77-78页
        4.1.1 实验动物第77页
        4.1.2 主要试剂第77-78页
        4.1.3 主要仪器第78页
    4.2 实验方法第78-84页
        4.2.1 实验动物饲养第78页
        4.2.2 MC-LR处理第78-79页
        4.2.3 总RNA的提取第79页
        4.2.4 RNA反转录第79-80页
        4.2.5 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第80页
        4.2.6 微粒体制备第80-81页
        4.2.7 CYP酶活性测定第81-83页
        4.2.8 统计分析第83-84页
    4.3 结果第84-90页
        4.3.1 MC-LR对小鼠肝脏CYP1A1 m RNA水平、蛋白含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第84-85页
        4.3.2 CYP2E1第85-87页
        4.3.3 CYP3A11第87-88页
        4.3.4 MC-LR对CYP2E1高表达小鼠血清酶ALT和AST酶活性的影响第88-89页
        4.3.5 MC-LR对CYP2E1高表达小鼠ROS的影响第89-90页
    4.4 讨论第90-92页
    4.5 小结和结论第92-93页
第五章 MC-LR暴露后小鼠肝脏数字基因表达谱分析第93-113页
    5.1 实验材料第93-94页
        5.1.1 实验动物第93页
        5.1.2 主要试剂第93页
        5.1.3 主要仪器第93-94页
    5.2 实验方法第94-98页
        5.2.1 实验动物饲养第94页
        5.2.2 MC-LR处理第94页
        5.2.3 总RNA的提取第94页
        5.2.4 基因数字表达谱检测第94-95页
        5.2.5 信息分析流程第95-97页
        5.2.6 实时荧光定量PCR第97-98页
    5.3 结果第98-108页
        5.3.1 测序评估结果第98-101页
        5.3.2 基因覆盖度统计分析第101-102页
        5.3.3 差异基因统计第102页
        5.3.4 GO分析第102-105页
        5.3.5 通路分析第105-108页
    5.4 讨论第108-111页
        5.4.1 TLRs第108-109页
        5.4.2 细胞因子第109页
        5.4.3 趋化因子第109页
        5.4.4 其他免疫、炎症相关蛋白第109-110页
        5.4.5 细胞凋亡第110-111页
    5.5 小结和结论第111-113页
第六章 MC-LR染毒致小鼠肝脏炎症反应及其机理第113-131页
    6.1 实验材料第114页
        6.1.1 实验动物第114页
        6.1.2 主要试剂第114页
        6.1.3 主要仪器第114页
    6.2 实验方法第114-116页
        6.2.1 实验动物饲养第114页
        6.2.2 MC-LR处理第114页
        6.2.3 血清ALT和AST活性测定第114-115页
        6.2.4 ELISA法测定肝组织中细胞因子的含量第115页
        6.2.5 统计分析第115-116页
    6.3 结果第116-127页
        6.3.1 MC-LR暴露对小鼠血清ALT和AST酶活性的影响第116-117页
        6.3.2 MC-LR暴露对小鼠肝脏NF-k B p65和Ik B α含量的影响第117-118页
        6.3.3 MC-LR暴露对小鼠肝脏MIF和CRP含量的影响第118-119页
        6.3.4 MC-LR暴露对小鼠肝脏TNF-α、IL-6 和IL-1β含量的影响第119-120页
        6.3.5 MC-LR暴露对小鼠肝脏IL-8 和IL-18 含量的影响第120-121页
        6.3.6 MC-LR暴露对小鼠肝脏IL-2、IL-4 和IL-10 含量的影响第121-123页
        6.3.7 MC-LR暴露对小鼠肝脏TLRs含量的影响第123-127页
    6.4 讨论第127-130页
    6.5 小结和结论第130-131页
结论和展望第131-133页
本研究创新点第133-135页
参考文献第135-165页
附录第165-167页
致谢第167-16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第169-170页

论文共1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清热活血解毒法调控HaCat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的机制研究
下一篇:低温胁迫对甘蔗幼苗根系生长代谢的影响和相关基因α-tubulin的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