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1 我国沿海城市空间结构急需调整以满足产业结构升级的需求 | 第10页 |
1.1.2 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空间结构的相互作用日渐加强 | 第10页 |
1.1.3 深圳南山区是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互促的典型代表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1.2.1 国外产业与空间关系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1.2.2 国内产业与空间关系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4 研究方法及内容 | 第15-19页 |
1.4.1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5-16页 |
1.4.2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16-19页 |
第2章 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空间结构基础研究 | 第19-29页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第19-21页 |
2.1.1 产业结构升级 | 第19页 |
2.1.2 产业空间 | 第19-20页 |
2.1.3 城市空间结构 | 第20-21页 |
2.2 基础理论 | 第21-23页 |
2.2.1 产业区位理论 | 第21页 |
2.2.2 空间内部结构理论 | 第21-23页 |
2.3 影响因素与基本规律 | 第23-25页 |
2.3.1 产业结构升级的基本规律 | 第23-24页 |
2.3.2 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影响因素 | 第24-25页 |
2.3.3 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基本规律 | 第25页 |
2.4 基本关系与影响机制 | 第25-28页 |
2.4.1 基本关系 | 第25-26页 |
2.4.2 影响机制 | 第26-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南山区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条件与阶段特征 | 第29-40页 |
3.1 南山区概况 | 第29-31页 |
3.1.1 南山区区位 | 第29页 |
3.1.2 南山区行政区划 | 第29-30页 |
3.1.3 南山区经济发展与功能定位 | 第30-31页 |
3.2 南山区产业发展的空间条件 | 第31-35页 |
3.2.1 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 | 第31-32页 |
3.2.2 海岸线与生态线的空间约束 | 第32-33页 |
3.2.3 城中村与城市的二元割裂 | 第33-34页 |
3.2.4 港路交运的网络联系 | 第34-35页 |
3.3 南山区产业结构升级的阶段特征 | 第35-39页 |
3.3.1 南山区产业结构升级的阶段划分 | 第35-37页 |
3.3.2 加工制造业主导阶段 | 第37页 |
3.3.3 高新技术产业主导阶段 | 第37-39页 |
3.3.4 向现代服务业主导过渡阶段 | 第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产业结构升级对南山区产业空间的影响分析 | 第40-56页 |
4.1 产业空间的区位选择 | 第40-45页 |
4.1.1 加工制造业园区的区位选择 | 第41页 |
4.1.2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区位选择 | 第41-43页 |
4.1.3 现代服务业园区的区位选择 | 第43-45页 |
4.2 产业空间功能的变化 | 第45-50页 |
4.2.1 工业企业的空间布局变化 | 第45-48页 |
4.2.2 向文化创意功能的转变 | 第48-49页 |
4.2.3 向高新技术产业功能的转变 | 第49页 |
4.2.4 向生产性服务业功能的转变 | 第49-50页 |
4.3 产业空间组织关系的变化 | 第50-55页 |
4.3.1 向产业链纵向集聚 | 第50-53页 |
4.3.2 向价值链横向集聚 | 第53-5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5章 产业空间对南山区空间结构演化的影响 | 第56-71页 |
5.1 对南山区空间发展方向的影响 | 第56-58页 |
5.1.1 南山区空间发展方向影响机制分析 | 第56-57页 |
5.1.2 高新技术产业带动的北向发展 | 第57-58页 |
5.1.3 现代服务业带动的东西向发展 | 第58页 |
5.2 对南山区空间功能变化的影响 | 第58-64页 |
5.2.1 南山区空间功能变化影响机制分析 | 第58-60页 |
5.2.2 居住功能的多元化 | 第60-61页 |
5.2.3 商业功能的复合化 | 第61-64页 |
5.3 对南山区空间布局模式的影响 | 第64-65页 |
5.3.1 南山区空间布局模式影响机制分析 | 第64-65页 |
5.3.2 结合产业空间形成的圈层布局 | 第65页 |
5.3.3 结合产业配套形成的融合布局 | 第65页 |
5.4 对南山区空间中心体系的影响 | 第65-70页 |
5.4.1 南山区空间中心体系影响机制分析 | 第65-69页 |
5.4.2 初始中心的生成 | 第69页 |
5.4.3 中心体系的网络化 | 第69-7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结论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