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2-13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4 P2P网贷风险控制相关理论分析 | 第13-14页 |
1.4.1 信息不对称 | 第13-14页 |
1.4.2 不完全契约 | 第14页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14-15页 |
2 我国P2P行业介绍 | 第15-20页 |
2.1 我国P2P网贷发展现状 | 第15-16页 |
2.1.1 P2P全国地域分布 | 第15页 |
2.1.2 P2P网贷平台发展时间短 | 第15页 |
2.1.3 P2P“吸金”地域分布情况 | 第15页 |
2.1.4 P2P社交圈 | 第15-16页 |
2.2 我国P2P特有的风险问题分析 | 第16-20页 |
2.2.1 P2P在我国发展特点 | 第16-18页 |
2.2.2 我国P2P网贷风险管理的主要问题 | 第18-20页 |
3 案例分析 | 第20-35页 |
3.1 红岭创投简介及发展现状 | 第20-21页 |
3.2 业务历史及现状 | 第21-25页 |
3.3 红岭创投安徽九号项目安徽九号项目借款逾期事件 | 第25-27页 |
3.3.1 事件经过 | 第25-27页 |
3.3.2 事件后果 | 第27页 |
3.4 红岭创投安徽九号项目借款逾期事件的风控盲点分析 | 第27-31页 |
3.4.1 来自借款方的信用风险 | 第28-29页 |
3.4.2 来自红岭创投的操作风险 | 第29-31页 |
3.4.3 大额标的政策性风险 | 第31页 |
3.5 红岭创投风险控制模式分析 | 第31-35页 |
3.5.1 借款流程存在的问题 | 第31-33页 |
3.5.2 风险准备金额度有限 | 第33页 |
3.5.3 以抵押品为主的借款方式提高了借款门槛 | 第33-34页 |
3.5.4 继续强化对投资者资金专款专用制度的管理 | 第34-35页 |
4 案例启示和政策建议 | 第35-38页 |
4.1 完善线上与线下风险的识别与测量 | 第35页 |
4.1.1 完善线上与线下风险的识别 | 第35页 |
4.1.2 完善线上与线下风险的测量 | 第35页 |
4.2 提高P2P网贷平台风险管理水平 | 第35-36页 |
4.2.1 提升从业人员专业素质 | 第35-36页 |
4.2.2 加强线上和线下业务风险控制 | 第36页 |
4.3 用大数据作为风控新武器,优化管理 | 第36页 |
4.4 加强P2P网贷外部监管体系 | 第36-37页 |
4.5 引进机构投资者,实现行业洗牌整合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