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微生物学(兽医病原微生物学)论文--病原细菌论文

猪链球菌2型的毒力基因分群及毒力群的特征分析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上篇 文献综述第11-25页
    第一章 猪链球菌病简述第11-25页
        1 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第12-14页
        2 猪链球菌的毒力因子研究第14-21页
            2.1 溶血素第15页
            2.2 荚膜多糖第15页
            2.3 溶菌酶释放蛋白和细菌胞壁蛋白胞外因子第15-16页
            2.4 枯草杆菌蛋白酶样丝氨酸蛋白酶第16页
            2.5 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第16-17页
            2.6 纤连蛋白结合蛋白第17页
            2.7 Rgg蛋白第17-18页
            2.8 血清浑浊因子第18页
            2.9 转肽酶A第18页
            2.10 肽聚糖N-乙酰葡糖胺脱乙酰酶第18-19页
            2.11 唾液酸合成酶第19页
            2.12 脂磷壁酸D-丙氨酰化酶第19页
            2.13 IgA1蛋白酶第19-20页
            2.14 二元调控系统CiaRH第20页
            2.15 二元调控系统SalKR第20-21页
            2.16 二肽基肽酶Ⅳ第21页
            2.17 其他猪链球菌毒力因子第21页
        3 猪链球菌的基因分型方法第21-25页
            3.1 脉冲场凝胶电泳第22页
            3.2 多位点序列分型第22-23页
            3.3 毒力基因分型第23-25页
下篇 试验部分第25-53页
    第二章 猪链球菌2型毒力基因检测与分群第25-3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6-28页
            1.1 菌株来源及鉴定第26页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26页
            1.3 细菌培养与基因组提取第26页
            1.4 毒力基因引物设计第26-27页
            1.5 毒力基因PCR反应条件第27-28页
            1.6 毒力基因数据的聚类分析第2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8-35页
            2.1 菌株的血清型鉴定第28-29页
            2.2 引物设计第29-31页
            2.3 PCR检测毒力基因与聚类分群结果第31页
            2.4 不同毒力群间毒力基因分布比较第31-34页
            2.5 基因组差异毒力基因区域分析第34-35页
        3 讨论第35-37页
    第三章 猪链球菌2型毒力群的毒力水平评价第37-4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7-38页
            1.1 菌株准备第37-38页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38页
            1.3 斑马鱼模型攻毒试验第38页
            1.4 小鼠模型攻毒试验第3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8-41页
            2.1 斑马鱼模型攻毒试验结果第39页
            2.2 小鼠模型攻毒试验结果第39-40页
            2.3 攻毒结果统计学分析第40-41页
        3 讨论第41-43页
    第四章 猪链球菌毒力基因转录水平检测第43-5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4-45页
            1.1 菌株准备第44页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44页
            1.3 细菌RNA的提取与cDNA的合成第44页
            1.4 荧光定量PCR第44-4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5-49页
            2.1 荧光定量PCR引物设计第45-46页
            2.2 毒力基因转录水平检测结果第46-49页
        3 讨论第49-53页
全文总结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67页
致谢第67-6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猪胃肠道蛭弧菌的多样性及其分离鉴定和捕食作用的初步研究
下一篇:山东省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进化分析及IBV、NDV、H9亚型AIV三重荧光RT-PCR方法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