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掺铋光纤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 第8-12页 |
1.2 掺铋光纤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2页 |
1.3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掺铋光纤发光机理 | 第14-32页 |
2.1 掺铒光纤的发光机理 | 第14-16页 |
2.2 掺铋光纤的发光机理 | 第16-25页 |
2.2.1 高价态铋作为近红外辐射中心 | 第16-18页 |
2.2.2 低价态铋作为近红外辐射中心 | 第18-19页 |
2.2.3 不同BAC作为近红外辐射中心 | 第19-25页 |
2.3 铋/铒共掺光纤的发光机理 | 第25-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铋/铒共掺光纤荧光特性的实验研究 | 第32-50页 |
3.1 泵浦源测试 | 第32-33页 |
3.2 BEDF的吸收谱特性 | 第33-34页 |
3.3 BEDF的荧光谱特性 | 第34-43页 |
3.3.1 泵浦波长、功率及泵浦方式对荧光特性的影响 | 第35-39页 |
3.3.2 光纤长度对荧光特性的影响 | 第39-41页 |
3.3.3 温度变化对荧光特性的影响 | 第41页 |
3.3.4 830nm和980nm双泵浦时的荧光特性 | 第41-43页 |
3.4 铋/铒/镱共掺光纤荧光特性 | 第43-4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铋/铒共掺光纤增益特性的实验研究 | 第50-57页 |
4.1 1310nm波段的增益特性 | 第50-53页 |
4.2 1550nm波段的增益特性 | 第53-54页 |
4.3 830nm和980nm激光器双泵浦时的增益特性 | 第54-5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