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缓刑制度的完善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引言 | 第6-7页 |
第一章 缓刑制度概述 | 第7-10页 |
一、缓刑的概念 | 第7页 |
二、缓刑制度的意义及价值 | 第7-10页 |
(一)避免了短期自由刑的弊端 | 第7-8页 |
(二)实现特殊预防的社会化效果 | 第8页 |
(三)达到了刑罚教育与社会经济共同发展的效果 | 第8-10页 |
第二章 域外缓刑制度分析 | 第10-12页 |
一、域外缓刑种类分析 | 第10页 |
(一)刑罚暂缓宣告 | 第10页 |
(二)缓予起诉 | 第10页 |
(三)刑罚暂缓执行 | 第10页 |
二、域外缓刑适用条件分析 | 第10页 |
三、域外缓刑监督考察及撤销条件分析 | 第10-12页 |
第三章 我国缓刑制度现状 | 第12-17页 |
一、我国缓刑的适用 | 第12-14页 |
(一)缓刑适用的实质条件 | 第12-13页 |
(二)缓刑适用的形式条件 | 第13-14页 |
(三)缓刑适用的排除条件 | 第14页 |
二、我国缓刑的考察制度 | 第14-15页 |
(一)社区矫正制度 | 第14-15页 |
(二)缓刑犯的义务指示 | 第15页 |
三、我国缓刑制度的缺陷和不足 | 第15-17页 |
(一)我国缓刑适用条件的规定比较笼统 | 第15页 |
(二)缓刑制度考察的方面存在不足 | 第15页 |
(三)缓刑的撤销条件方面存在不足 | 第15-17页 |
第四章 我国缓刑制度的完善 | 第17-22页 |
一、缓刑适用方面的完善 | 第17-18页 |
(一)适用条件方面的完善 | 第17页 |
(二)适用程序方面的完善 | 第17-18页 |
二、缓刑考察方面的完善 | 第18-20页 |
(一)考察主体的完善 | 第18-19页 |
(二)考察内容的完善 | 第19-20页 |
三、缓刑撤销制度的完善 | 第20-22页 |
结语 | 第22-23页 |
参考文献 | 第23-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