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机械搅拌诱导结晶沉淀法去除水中铜离子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9页
    1.1 铜废水的来源与危害第10页
    1.2 含铜废水处理研究进展第10-14页
        1.2.1 化学沉淀法第10-11页
        1.2.2 电化学法第11-12页
        1.2.3 物理化学吸附法第12-13页
        1.2.4 生物吸附法第13-14页
        1.2.5 离子交换法第14页
    1.3 诱导结晶法处理含铜废水第14-15页
    1.4 结晶基础理论第15-17页
    1.5 课题研究背景及内容第17-19页
        1.5.1 课题研究背景第17-18页
        1.5.2 课题研究内容第18-19页
第2章 试验装置、材料与分析方法第19-32页
    2.1 诱导结晶沉淀法烧杯试验装置第19页
    2.2 沉淀-砂滤工艺除铜小试试验装置及设备第19-23页
    2.3 沉淀-膜分离工艺除铜小试试验装置及设备第23-28页
    2.4 小试试验工艺参数第28-30页
        2.4.1 速度梯度第28页
        2.4.2 水力停留时间第28-29页
        2.4.3 膜比通量第29页
        2.4.4 过饱和溶液和饱和指数第29-30页
        2.4.5 浓缩倍数第30页
    2.5 试验材料、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第30-32页
        2.5.1 试验材料第30-31页
        2.5.2 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第31-32页
第3章 诱导结晶沉淀法除铜烧杯试验研究第32-44页
    3.1 引言第32页
    3.2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第32-33页
        3.2.1 原水水质第32-33页
        3.2.2 试验方法第33页
    3.3 试验结果与讨论第33-42页
        3.3.1 不同碳酸钠投加量第33-36页
        3.3.2 最佳投量的探索第36-40页
        3.3.3 反应周期的影响第40页
        3.3.4 搅拌转速的影响第40-41页
        3.3.5 反应时间和沉淀时间的影响第41页
        3.3.6 晶体XRD分析第41-42页
    3.4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4章 沉淀-砂滤组合工艺除铜小试试验研究第44-50页
    4.1 引言第44页
    4.2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44-45页
        4.2.1 原水第44页
        4.2.2 试验方法第44-45页
    4.3 试验结果与讨论第45-48页
        4.3.1 出水水质变化第45-48页
        4.3.2 砂滤柱反洗情况第48页
        4.3.3 沉淀物浓缩倍数第48页
    4.4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5章 沉淀-膜分离组合工艺除铜小试试验研究第50-56页
    5.1 引言第50页
    5.2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50-51页
        5.2.1 原水第50-51页
        5.2.2 试验方法第51页
    5.3 试验结果与讨论第51-55页
        5.3.1 出水水质变化第51-53页
        5.3.2 膜比通量的变化第53-54页
        5.3.3 沉淀物浓缩倍数第54-55页
    5.4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6章 沉淀-膜分离组合工艺去除高浓度铜小试试验研究第56-67页
    6.1 引言第56页
    6.2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56-57页
        6.2.1 原水第56页
        6.2.2 试验方法第56-57页
    6.3 试验结果与讨论第57-61页
        6.3.1 出水水质变化第57-59页
        6.3.2 膜比通量的变化第59-60页
        6.3.3 沉淀物浓缩倍数第60-61页
    6.4 诱导结晶控制讨论第61-65页
        6.4.1 晶体形貌分析第61-63页
        6.4.2 晶体组成分析第63-65页
        6.4.3 结晶控制第65页
    6.5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67-70页
    7.1 结论第67-68页
    7.2 展望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74-75页
致谢第75-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共词网络视角的环境质量透析与评价
下一篇:低碳校园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