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用一般科学论文--生物医学工程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生物材料学论文

鱼鳞胶原基质的复合改性及其在创面中的初步应用研究

中文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7页
    1.1 胶原第14-21页
        1.1.1 来源第14-15页
        1.1.2 鱼鳞胶原第15页
        1.1.3 胶原提取第15-17页
        1.1.4 应用第17-21页
    1.2 胶原改性第21-23页
        1.2.1 物理交联法第21-22页
        1.2.2 化学交联法第22-23页
    1.3 载药胶原第23-25页
        1.3.1 胶原载荷的活性因子第23-24页
        1.3.2 载药微球的分类第24页
        1.3.3 载药微球的制备第24-25页
    1.4 课题的提出和拟研究的内容第25-27页
第二章 鱼鳞胶原的提取及鉴定第27-36页
    2.1 引言第27-28页
    2.2 实验部分第28-33页
        2.2.1 材料与仪器第28-29页
        2.2.2 鱼鳞胶原提取第29页
        2.2.3 胶原的分析鉴定第29-33页
            2.2.3.1 紫外吸收光谱第29-30页
            2.2.3.2 SDS-PAGE凝胶电泳第30-32页
            2.2.3.3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第32-33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3-35页
        2.3.1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第33-34页
        2.3.2 SDS-PAGE凝胶电泳分析第34页
        2.3.3 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第34-35页
    2.4 结论第35-36页
第三章 混合重组胶原的改性研究第36-46页
    3.1 引言第36页
    3.2 实验部分第36-39页
        3.2.1 材料与仪器第36-37页
        3.2.2 实验方法第37-38页
            3.2.2.1 改性胶原海绵制备第37-38页
        3.2.3 重组胶原海绵的性质分析第38-39页
            3.2.3.1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测试第38页
            3.2.3.2 吸渗性能测试第38页
            3.2.3.3 扫描电镜(SEM)观察表面结构第38页
            3.2.3.4 酶解稳定性测试第38-39页
            3.2.3.5 热稳定性测试第39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9-45页
        3.3.1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第39-40页
        3.3.2 吸渗性能分析第40-41页
        3.3.3 扫描电镜(SEM)分析第41-42页
        3.3.4 酶解稳定性分析第42-43页
        3.3.5 热变性(DSC)分析第43-44页
        3.3.6 热失重(TG)分析第44-45页
    3.4 结论第45-46页
第四章 双醛海藻酸钠对壳聚糖与胶原基质的复合改性研究第46-59页
    4.1 引言第46-47页
    4.2 实验部分第47-51页
        4.2.1 材料与仪器第47-48页
        4.2.2 实验方法第48-50页
            4.2.2.1 ADA的制备及分析第48-49页
            4.2.2.2 复合改性胶原海绵的制备第49-50页
        4.2.3 复合改性胶原海绵的性质分析第50-51页
            4.2.3.1 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FTIR)第50页
            4.2.3.2 体外成纤维能力测试第50页
            4.2.3.3 复合改性胶原的热变性温度(DSC)测试第50页
            4.2.3.4 复合改性胶原的热失重(TG)测试第50-51页
            4.2.3.5 复合改性胶原海绵的吸水性测试第51页
            4.2.3.6 复合改性胶原海绵的扫描电镜(SEM)观察第51页
            4.2.3.7 复合改性胶原海绵的抑菌性测试第51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1-58页
        4.3.1 ADA的结构与分析第51-52页
        4.3.2 复合改性胶原的FTIR分析第52-53页
        4.3.3 复合改性胶原的体外成纤维能力分析第53页
        4.3.4 复合改性胶原的DSC分析第53-54页
        4.3.5 复合改性胶原的TG分析第54-55页
        4.3.6 复合改性胶原的吸水性分析第55-56页
        4.3.7 复合改性胶原的扫描电镜分析第56-57页
        4.3.8 复合改性胶原的固态抑菌试验分析第57-58页
    4.4 结论第58-59页
第五章 改性胶原海绵的生物相容性及在创伤中的应用研究第59-67页
    5.1 引言第59页
    5.2 实验部分第59-62页
        5.2.1 试剂与仪器第59-60页
        5.2.2 实验方法第60-62页
            5.2.2.1 PLGA微球的制备及载荷微球胶原海绵的制备第60-61页
            5.2.2.2 改性胶原海绵的生物相容性评价第61-62页
            5.2.2.3 改性胶原海绵对创伤修复的应用研究第62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62-66页
        5.3.1 复合改性胶原生物相容性分析第62-65页
        5.3.2 复合改性胶原对创伤的修复分析第65-66页
    5.4 结论第66-67页
结论与展望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4页
在学期间取得的成果及发表的代表性论著第74-89页
作者简历第89-90页
致谢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波伏娃《第二性》对于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316L医用不锈钢支架制备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