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城市雨水管网沉积物溶解性有机质特性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21页
    1.1 引言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9页
        1.2.1 DOM的基本含义及其结构特征第11-12页
        1.2.2 DOM的环境地球化学作用及其环境意义第12-14页
        1.2.3 DOM对环境污染物的基本影响第14-17页
        1.2.4 DOM的分离与表征技术第17-19页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9-20页
    1.4 技术路线第20-21页
第2章 雨水管道沉积物DOM基本特性分析第21-31页
    2.1 研究区域概况第21页
    2.2 样品采集及DOM的提取第21-22页
    2.3 样品测试分析第22-23页
        2.3.1 沉积物溶解性有机碳(DOC)测定第22页
        2.3.2 沉积物DO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定第22页
        2.3.3 沉积物DOM三维荧光光谱测定第22-23页
        2.3.4 沉积物DOM红外光谱测定第23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23-30页
        2.4.1 不同功能区雨水管网沉积物DOC含量分析第23-24页
        2.4.2 不同功能区雨水管网沉积物DOM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第24-26页
        2.4.3 不同功能区雨水管网沉积物DOM三维荧光光谱特征第26-28页
        2.4.4 不同功能区雨水管网沉积物DOM红外光谱特征第28-30页
    2.5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3章 雨水管道沉积物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第31-41页
    3.1 研究区域概况第31-32页
    3.2 样品采集及前处理第32页
    3.3 样品测试分析第32-33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33-40页
        3.4.1 地质累积指数法第34-36页
        3.4.2 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第36-38页
        3.4.3 雨水管网沉积物DOM分布与重金属含量相关性分析第38-40页
    3.5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4章 DOM对Cu在沉积物和水相中分配的影响第41-49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41-42页
        4.1.1 吸附剂的制备第41-42页
        4.1.2 吸附实验第42页
        4.1.3 解析实验第42页
    4.2 样品测试分析及数据处理第42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2-47页
        4.3.1 DOM对Cu从水相向固相分配的影响第42-44页
        4.3.2 DOM对Cu从固相向水相分配的影响第44-46页
        4.3.3 DOM对Cu在固液两相分配机理探讨第46-47页
    4.4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5章 不同分子量DOM对Cu结合特性的影响第49-60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49-50页
        5.1.1 采样点的选择及样品采集第49页
        5.1.2 不同分子量DOM分级方法第49页
        5.1.3 不同分子量DOM与Cu结合实验第49-50页
    5.2 雨水管网沉积物不同分子量DOM基本特征第50-56页
        5.2.1 不同分子量DOM含量分析第50-51页
        5.2.2 不同分子量DOM紫外-可见光谱特征第51-53页
        5.2.3 不同分子量DOM三维荧光光谱特征第53-56页
    5.3 不同分子量DOM与Cu结合特性第56-58页
        5.3.1 不同分子量DOM与Cu的结合特征第56-57页
        5.3.2 不同分子量DOM对Cu的结合容量第57-58页
    5.4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60-62页
    6.1 本研究主要成果第60页
    6.2 研究展望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9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9-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鸡粪堆肥中磺胺甲噁唑降解规律及其微生态机理研究
下一篇:牛奶产品温室气体排放与减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