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悬挑式脚手架受力性能远程监测及力学模型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1.2 悬挑式脚手架 | 第10-15页 |
1.2.1 悬挑式脚手架形式 | 第10-11页 |
1.2.2 悬挑式脚手架的技术优势 | 第11-12页 |
1.2.3 悬挑式脚手架的类别 | 第12-15页 |
1.3 悬挑式脚手架研究综述 | 第15-20页 |
1.3.1 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3.2 悬挑式脚手架的计算理论 | 第18-19页 |
1.3.3 悬挑式脚手架研究的薄弱环节 | 第19-20页 |
1.4 本文工作 | 第20-21页 |
2 悬挑式脚手架的设计与施工 | 第21-30页 |
2.1 悬挑式脚手架的设计 | 第21-23页 |
2.1.1 设计要点 | 第21-22页 |
2.1.2 验算公式 | 第22-23页 |
2.2 悬挑式脚手架的构件 | 第23-25页 |
2.3 悬挑式脚手架的施工 | 第25-28页 |
2.3.1 搭设前的准备工作 | 第25-26页 |
2.3.2 搭设 | 第26-27页 |
2.3.3 拆除 | 第27-28页 |
2.4 悬挑式脚手架的安全管理 | 第28-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3 现场试验 | 第30-46页 |
3.1 试验目的和意义 | 第30页 |
3.2 试验现场 | 第30-32页 |
3.2.1 工程概况 | 第30-32页 |
3.2.2 建筑平面图 | 第32页 |
3.3 试验监测 | 第32-45页 |
3.3.1 监测点位平面图 | 第33-35页 |
3.3.2 监测点位剖面布置 | 第35-36页 |
3.3.3 传感器类型及监测仪器 | 第36-41页 |
3.3.4 设备安装调试与保护 | 第41-44页 |
3.3.5 数据采集 | 第44-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4 悬挑式脚手架内力监测成果及分析 | 第46-59页 |
4.1 施工工况 | 第46页 |
4.2 试验数据 | 第46-57页 |
4.2.1 监测全过程数据曲线 | 第47-50页 |
4.2.2 搭设过程数据曲线 | 第50-53页 |
4.2.3 使用过程数据曲线 | 第53-56页 |
4.2.4 悬挑式脚手架不同杆件内力对比 | 第56-57页 |
4.3 试验数据分析 | 第57-5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5 悬挑式脚手架力学模型的分析与计算 | 第59-68页 |
5.1 悬挑式脚手架的力学模型 | 第59-61页 |
5.1.1 静定模型与超静定模型 | 第59-60页 |
5.1.2 计算条件 | 第60-61页 |
5.2 悬挑式脚手架内力分析 | 第61-67页 |
5.2.1 脚手架荷载标准值 | 第61-62页 |
5.2.2 模型a内力结果与分析 | 第62-63页 |
5.2.3 模型b内力结果与分析 | 第63-64页 |
5.2.4 悬挑式脚手架模型验证 | 第64-6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6 连墙件内力计算模型研究 | 第68-75页 |
6.1 规范规定的连墙件内力计算 | 第68-69页 |
6.2 整体倾覆模型 | 第69-70页 |
6.3 现场实测成果 | 第70-72页 |
6.4 整体倾覆模型验证 | 第72-74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75-76页 |
7.1 结论 | 第75页 |
7.2 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