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第一章 导论 | 第12-20页 |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 1.2.1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 1.2.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 1.4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 1.5 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 第二章 发散性思维的相关研究 | 第20-26页 |
| 2.1 发散性思维 | 第20页 |
| 2.2 发散性思维与创新思维 | 第20-21页 |
| 2.3 发散性思维与收敛性思维 | 第21页 |
| 2.4 发散性思维的特点 | 第21-23页 |
| 2.4.1 流畅性 | 第21-22页 |
| 2.4.2 变通性 | 第22页 |
| 2.4.3 独特性 | 第22-23页 |
| 2.5 影响发散性思维的因素 | 第23-26页 |
| 2.5.1 社会环境的因素 | 第23-24页 |
| 2.5.2 教师自身的局限性 | 第24-25页 |
| 2.5.3 学生的因素 | 第25-26页 |
| 第三章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基本策略 | 第26-33页 |
| 3.1 更新教学观念 | 第26-28页 |
| 3.2 构建发散点 | 第28-29页 |
| 3.2.1 将概念转化为发散点 | 第28页 |
| 3.2.2 将知识点转化为发散点 | 第28-29页 |
| 3.2.3 将思想方法转化为发散点 | 第29页 |
| 3.2.4 将反思转化为发散点 | 第29页 |
| 3.3 以习题训练为手段,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 第29-33页 |
| 3.3.1 一题多解 | 第29-31页 |
| 3.3.2 一题多议 | 第31页 |
| 3.3.3 一题多变 | 第31-33页 |
| 第四章 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教学实践 | 第33-43页 |
| 4.1 教学形式的设计 | 第33-35页 |
| 4.2 教学案例 | 第35-43页 |
| 第五章 结论、反思与建议 | 第43-45页 |
| 5.1 结论 | 第43页 |
| 5.2 反思 | 第43-44页 |
| 5.3 建议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