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藏双语跨语言语音转换中韵律控制方法的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页 |
| 1.2 国内外韵律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1.3 论文的组织与结构 | 第11-13页 |
| 第2章 常用韵律控制方法 | 第13-21页 |
| 2.1 基于正弦模型的修改 | 第13页 |
| 2.2 基音同步叠加算法 | 第13-16页 |
| 2.2.1 TD-PSOLA算法 | 第14-15页 |
| 2.2.2 FD-PSOLA算法 | 第15-16页 |
| 2.3 STRAIGHT算法 | 第16-20页 |
| 2.3.1 基频的提取 | 第17-18页 |
| 2.3.2 光滑声道谱的提取 | 第18页 |
| 2.3.3 语音的重构 | 第18-20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 第3章 语料库的建立 | 第21-26页 |
| 3.1 文本语料的设计 | 第22-23页 |
| 3.1.1 藏语拉萨话文本语料的设计 | 第22页 |
| 3.1.2 汉语普通话文本语料的设计 | 第22-23页 |
| 3.2 语音语料的录制 | 第23-24页 |
| 3.3 音节的切分及标注 | 第24页 |
| 3.4 基元归类并建立目录索引 | 第24-25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第4章 单字和双字词韵律的模型建立与转换 | 第26-37页 |
| 4.1 基于五度字调模型的基频模型 | 第26-27页 |
| 4.2 基于统计的时长转换模型 | 第27-28页 |
| 4.3 基频模型建立 | 第28-30页 |
| 4.3.1 五度值分析 | 第28页 |
| 4.3.2 单字五度曲线图 | 第28-30页 |
| 4.4 五度字调模型 | 第30-32页 |
| 4.5 单字基频模型转换 | 第32-33页 |
| 4.6 双字基频模型转换 | 第33-36页 |
| 4.7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5章 基于韵律控制的跨语言语音转换的实现 | 第37-47页 |
| 5.1 语句转换流程 | 第37-38页 |
| 5.2 基于波形拼接初步合成汉语普通话 | 第38-40页 |
| 5.2.1 文本翻译 | 第38页 |
| 5.2.2 文本分析 | 第38-39页 |
| 5.2.3 决策树查找音节 | 第39页 |
| 5.2.4 基于决策树的基元选取 | 第39-40页 |
| 5.2.5 波形拼接合成法 | 第40页 |
| 5.3 语句的停顿时长模型 | 第40页 |
| 5.4 韵律控制流程 | 第40-41页 |
| 5.5 基于韵律控制的汉藏双语跨语言语音转换实验 | 第41-44页 |
| 5.6 实验结果评测 | 第44-46页 |
| 5.6.1 MOS评测 | 第44-45页 |
| 5.6.2 DMOS评测 | 第45-46页 |
| 5.7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7-48页 |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47页 |
| 6.2 进一步的工作展望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1页 |
| 主要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51-52页 |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