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座部佛教的中和精神生态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序论 | 第8-13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1-13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一章 佛教人生观与中和精神生态 | 第13-25页 |
第一节 缘起观与精神生态失衡 | 第14-18页 |
一、缘起观的理论内涵 | 第14页 |
二、精神生态失衡与断除烦恼 | 第14-18页 |
第二节 中道观与精神生态平衡 | 第18-21页 |
一、中道观的理论内涵 | 第18-19页 |
二、身心和谐与均衡生活 | 第19-21页 |
第三节 无我观与精神生态伦理 | 第21-25页 |
一、无我观的理论内涵 | 第21-22页 |
二、众生平等与深层生态 | 第22-25页 |
第二章 朴质圣洁的精神生态文明 | 第25-34页 |
第一节 礼佛与释怀 | 第25-28页 |
一、佛像之精神生态美 | 第25-26页 |
二、观佛像,悟智慧人生 | 第26-28页 |
第二节 瞻塔与净心 | 第28-30页 |
一、寺塔之精神生态美 | 第28-29页 |
二、瞻佛塔,炼中和心境 | 第29-30页 |
第三节 读经与养德 | 第30-34页 |
一、《法句经》之精神生态趣味 | 第30-31页 |
二、赏经画,塑真善美品行 | 第31-34页 |
第三章 佛教生态伦理与精神美生 | 第34-44页 |
第一节 五戒之生态伦理精神 | 第34-37页 |
一、违犯五戒与精神伤害 | 第34-35页 |
二、遵守五戒与精神和谐 | 第35-37页 |
第二节 精神美生 | 第37-44页 |
一、八正道与美生修养 | 第37-40页 |
二、禅定静观与平等心 | 第40-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