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前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 第10-14页 |
1. 病例选择及诊断标准 | 第10-11页 |
1.1 诊断标准 | 第10-11页 |
1.2 纳入标准 | 第11页 |
1.3 排除标准 | 第11页 |
1.4 剔除及脱落标准 | 第11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1-14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12页 |
2.2 治疗方案 | 第12页 |
2.3 数据记录 | 第12-13页 |
2.4 统计学方法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结果 | 第14-18页 |
1. 两组病例治疗前可比性分析 | 第14-15页 |
1.1 年龄比较 | 第14页 |
1.2 病程比较 | 第14页 |
1.3 就诊时阴道出血天数情况比较 | 第14页 |
1.4 病情程度比较 | 第14-15页 |
2. 两组病例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 第15-17页 |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综合疗效比较 | 第15页 |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第15页 |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 第15-16页 |
2.4 两组患者近期阴道止血疗效比较 | 第16页 |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比较 | 第16页 |
2.6 两组患者停药后3个月的月经情况比较 | 第16-17页 |
3. 安全性观察 | 第17-18页 |
第三章 讨论 | 第18-23页 |
1. 祖国医学对围绝经期崩漏的认识 | 第18页 |
2. 现代医学对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认识 | 第18-19页 |
3. 宫血停方的辨证思路 | 第19-20页 |
4. 炔诺酮片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机理 | 第20-21页 |
5. 宫血停方治疗围绝经期肾阴亏虚型崩漏的疗效分析 | 第21-22页 |
6. 本课题宫血停方治疗围绝经期肾阴亏虚型崩漏的作用机理 | 第22-23页 |
结论 | 第23-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25页 |
附录 | 第25-28页 |
致谢 | 第28-29页 |
文献综述 | 第29-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2页 |
作者简介 | 第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