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1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第14-18页 |
1.2.1 国内外对“刀具-薄壁件”加工系统动力学理论建模的研究 | 第14-15页 |
1.2.2 国内外对铣削加工过程铣削力力学建模研究 | 第15-16页 |
1.2.3 国内外加工颤振稳定性进展及过程阻尼效应对稳定性的影响 | 第16-18页 |
1.2.4 国内外对表面粗糙度预测的研究现状 | 第18页 |
1.3 课题主要内容及基本框架 | 第18-19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9-21页 |
第2章 铣削加工薄壁件的力学模型 | 第21-36页 |
2.1 球头铣刀铣削力建模 | 第21-27页 |
2.1.1 切削微元的受力分析 | 第21-22页 |
2.1.2 切削微元弧长和未变形切屑厚度 | 第22-23页 |
2.1.3 切削微元 | 第23-24页 |
2.1.4 瞬时切削合力 | 第24-25页 |
2.1.5 平均切削力 | 第25页 |
2.1.6 切削力系数 | 第25-27页 |
2.2 铣削力系数识别实验 | 第27-31页 |
2.2.1 实验方案设计 | 第27-31页 |
2.2.2 铣削力系数识别实验结果分析 | 第31页 |
2.3 铣削力的理论验证 | 第31-32页 |
2.4 加工工艺参数对铣削力的影响 | 第32-35页 |
2.4.1 刀具齿数对铣削力的影响 | 第32-33页 |
2.4.2 轴向切削深度对铣削力的影响 | 第33页 |
2.4.3 径向切深宽径比对铣削力的影响 | 第33-34页 |
2.4.4 刀具直径大小对铣削力的影响 | 第34页 |
2.4.5 螺旋角对铣削力的影响 | 第34-35页 |
2.4.6 进给量对铣削力的影响 | 第3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铣削加工薄壁件的颤振稳定性分析 | 第36-59页 |
3.1 动态铣削系统模型建立 | 第36-42页 |
3.1.1 动态铣削动力学力模型 | 第36页 |
3.1.2 动态再生型切削厚度模型 | 第36-37页 |
3.1.3 单元动态铣削力 | 第37-39页 |
3.1.4 再生型切削颤振动态稳定性分析 | 第39-42页 |
3.2 动态铣削系统模态参数识别 | 第42-45页 |
3.2.1 锤击模态实验方案设计 | 第42-43页 |
3.2.2 锤击模态识别实验结果分析 | 第43-45页 |
3.3 引入相对传递函数 | 第45-50页 |
3.3.1 引入相对传递函数的优越性 | 第45页 |
3.3.2 工件-刀具系统相对传递函数的推导及计算 | 第45-49页 |
3.3.3 相对传递函数的图像表达 | 第49-50页 |
3.4 薄壁件加工工艺参数对铣削颤振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 第50-54页 |
3.4.1 径向加工宽度/刀具直径比对颤振稳定性的影响 | 第50-51页 |
3.4.2 刀具齿数对颤振稳定性的影响 | 第51-52页 |
3.4.3 径向切深对颤振稳定性的影响 | 第52页 |
3.4.4 螺旋角对颤振稳定性的影响 | 第52-53页 |
3.4.5 系统刚度系数对颤振稳定性的影响 | 第53页 |
3.4.6 系统阻尼比对颤振稳定性的影响 | 第53-54页 |
3.4.7 切向切削系数对颤振稳定性的影响 | 第54页 |
3.5 铣削颤振稳定性频域分析方法 | 第54-58页 |
3.5.1 单频分析方法 | 第55-56页 |
3.5.2 多频分析方法 | 第56-5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4章 铣削加工薄壁件中过程阻尼的影响 | 第59-75页 |
4.1 过程阻尼形成原理分析 | 第59-61页 |
4.2 过程阻尼的动态铣削力模型 | 第61-62页 |
4.3 过程阻尼的等价原理 | 第62-65页 |
4.4 过程阻尼的铣削颤振系统动力学求解 | 第65-66页 |
4.5 多频法求解仿真铣削颤振稳定性叶瓣图 | 第66-69页 |
4.5.1 多频分析法求解 | 第66-69页 |
4.5.2 铣削颤振稳定性叶瓣图的绘制 | 第69页 |
4.6 过程阻尼铣削颤振稳定性影响及理论验证 | 第69-74页 |
4.6.1 理论验证方案设计 | 第69-70页 |
4.6.2 理论验证仿真结果分析 | 第70-74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五章 铣削钛合金薄壁件表面粗糙度及切削参数优化研究 | 第75-85页 |
5.1 加工表面粗糙度 | 第75页 |
5.2 表面粗糙度研究 | 第75-78页 |
5.2.1 薄壁件铣削加工微观计算模型 | 第75-76页 |
5.2.2 薄壁件铣削加工表面粗糙度仿真 | 第76-78页 |
5.3 切削参数优化研究 | 第78-81页 |
5.3.1 遗传算法 | 第79页 |
5.3.2 优化模型建立 | 第79-80页 |
5.3.3 约束条件处理 | 第80-81页 |
5.4 切削参数优化实例分析 | 第81-84页 |
5.4.1 忽略颤振稳定域的优化结果 | 第81-82页 |
5.4.2 考虑颤振稳定域的优化结果 | 第82-8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5-87页 |
6.1 结论 | 第85-86页 |
6.2 展望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论文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