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缩略词表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禾草灵简介 | 第10页 |
1.1.1 禾草灵的毒性 | 第10页 |
1.2 根际微生物 | 第10-14页 |
1.2.1 根际菌群结构的影响因素 | 第11页 |
1.2.2 除草剂与土壤微生物 | 第11-12页 |
1.2.3 Illumina的MiSeq测序技术 | 第12-14页 |
1.3 植物系统抗性 | 第14-18页 |
1.3.1 植物免疫 | 第14-15页 |
1.3.2 植物系统抗性介绍 | 第15-16页 |
1.3.3 SAR的信号途径 | 第16-18页 |
1.4 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8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禾草灵对水稻根际菌群结构的影响 | 第20-32页 |
2.1 引言 | 第20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20-24页 |
2.2.1 实验材料和培养条件 | 第20-22页 |
2.2.2 根尖表面微生物检测 | 第22页 |
2.2.3 DNA的提取,琼脂凝胶电泳,荧光定量PCR | 第22-23页 |
2.2.4 MiSeq宏基因组测序样品的制备 | 第23页 |
2.2.5 根系分泌物收集、浓缩与纯化 | 第23-24页 |
2.2.6 数据分析 | 第24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4-31页 |
2.3.1 水稻根尖共聚焦显微镜结果 | 第24-25页 |
2.3.2 根际细菌的定量结果 | 第25页 |
2.3.3 水稻根际微生物宏基因组测序结果展示 | 第25-31页 |
2.3.4 DM对水稻根分泌的有机酸的影响 | 第31页 |
2.4 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禾草灵对水稻系统获得性抗性的影响 | 第32-41页 |
3.1 引言 | 第32-33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33-36页 |
3.2.1 实验材料和培养条件 | 第33-34页 |
3.2.2 总RNA的抽提、RNA吸光度测定、RNA电泳、反转录、荧光定量PCR | 第34-35页 |
3.2.3 接种及叶片病斑计算 | 第35页 |
3.2.4 数据分析 | 第35-36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6-40页 |
3.3.1 DM处理对防御基因NH1表达的影响 | 第36-37页 |
3.3.2 DM处理对SAR标志基因PR1a表达的影响 | 第37页 |
3.3.3 DM处理对其它防御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37-38页 |
3.3.4 DM胁迫引起的微生物应答对SAR的影响 | 第38-39页 |
3.3.5 DM对水稻抗病菌情况的影响 | 第39-40页 |
3.4 小结 | 第40-41页 |
结论与创新点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50页 |
附表1 | 第50-51页 |
附表2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攻读期间发表论文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