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焊接、金属切割及金属粘接论文--焊接工艺论文--一般方法论文--焊接缺陷及质量检查论文

基于电磁激励的焊缝裂纹红外热像检测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22页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意义第9-13页
    1.2 电磁激励红外热像检测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20页
        1.2.1 基于裂纹参数的感应加热与传热理论研究第13-15页
        1.2.2 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第15页
        1.2.3 激励系统设计研究现状第15-17页
        1.2.4 红外图像处理与裂纹识别第17-20页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创新第20-21页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第21-22页
第2章 电磁激励红外热像法检测焊缝裂纹基本理论第22-32页
    2.1 电磁涡流加热数学模型第22-24页
        2.1.1 涡流场第22-23页
        2.1.2 温度场第23-24页
    2.2 裂纹边缘涡流分布第24-25页
    2.3 裂纹边缘温度分布第25-29页
        2.3.1 趋肤效应对表面温度的影响第25-26页
        2.3.2 裂纹边缘温度数学模型第26-29页
    2.4 电磁激励加热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第29-31页
    2.5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3章 电磁激励红外热图像裂纹识别算法研究第32-39页
    3.1 图像预处理第32-34页
        3.1.1 噪声抑制第32-33页
        3.1.2 阈值分割第33-34页
    3.2 基于形态学的裂纹特征识别算法第34-37页
        3.2.1 裂纹特性第34-35页
        3.2.2 连通域标记第35-36页
        3.2.3 算法整体流程第36-37页
    3.3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4章 电磁激励红外热像检测焊缝裂纹仿真研究第39-55页
    4.1 电磁激励加热热传导仿真分析第39-46页
        4.1.1 有限元模型第39-40页
        4.1.2 焊缝无缺陷热传导分析第40-42页
        4.1.3 焊缝表面裂纹热传导分析第42-44页
        4.1.4 焊缝近表面裂纹热传导分析第44-46页
    4.2 不同裂纹尺寸仿真分析第46-49页
        4.2.1 裂纹长度分析第46-47页
        4.2.2 裂纹宽度分析第47-48页
        4.2.3 裂纹深度分析第48-49页
    4.3 不同裂纹方向仿真分析第49-50页
    4.4 不同激励频率仿真分析第50-51页
    4.5 不同线圈提离高度仿真分析第51-53页
    4.6 不同焊接结构的裂纹可检性仿真分析第53页
    4.7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5章 电磁激励红外热像检测焊缝裂纹试验研究第55-76页
    5.1 电磁激励红外热像检测试验系统第55-58页
        5.1.1 激励电源第55-56页
        5.1.2 激励线圈设计第56-57页
        5.1.3 红外热像仪第57-58页
    5.2 焊缝裂纹检测试验第58-63页
        5.2.1 金属焊缝裂纹试件第58-61页
        5.2.2 试验平台搭建第61-62页
        5.2.3 试验方案设计第62-63页
    5.3 试验结果第63-68页
        5.3.1 不同裂纹长度、方向的检测第63-65页
        5.3.2 不同激励线圈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第65-67页
        5.3.3 不同焊接结构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第67-68页
    5.4 裂纹识别算法分析第68-75页
        5.4.1 裂纹识别系统设计第68-69页
        5.4.2 裂纹提取算法处理第69-75页
    5.5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76-78页
    6.1 研究工作总结第76页
    6.2 后续研究展望第76-78页
致谢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和论文情况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光纤光栅传感的重型机床立柱热变形监测研究
下一篇:掘进机截割部减速器减振降噪分析及改进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