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强化人工湿地修复富营养化水体试验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4页
    1.1 我国水环境污染现状第12-13页
    1.2 景观水体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第13-16页
        1.2.1 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来源第13-14页
        1.2.2 景观水体的污染现状第14页
        1.2.3 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的控制及修复措施第14-16页
    1.3 人工湿地系统简介第16-19页
        1.3.1 人工湿地的分类第16-18页
        1.3.2 人工湿地的组成第18页
        1.3.3 人工湿地的技术特点第18-19页
        1.3.4 人工湿地的净化机理第19页
    1.4 人工湿地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9-22页
        1.4.1 人工湿地处理效果的研究第19-20页
        1.4.2 目前人工湿地技术发展方面存在的不足第20-21页
        1.4.3 强化人工湿地系统的提出第21页
        1.4.4 强化方法第21-22页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2页
    1.6 研究内容第22-24页
第二章 垂直流人工湿地的特点及试验装置简介第24-30页
    2.1 垂直流人工湿地的基本结构第24页
    2.2 垂直流人工湿地的特点第24页
    2.3 试验概述第24-29页
        2.3.1 试验地点第24-26页
        2.3.2 湿地单元的构建第26页
        2.3.3 基质的选择第26-27页
        2.3.4 植物的选择第27-28页
        2.3.5 污泥来源第28页
        2.3.6 配水情况第28页
        2.3.7 试验检测项目与方法第28-29页
    2.4 系统运行参数第29-30页
第三章 不同水力负荷下强化人工湿地的净化效果第30-46页
    3.1 试验方法第30-33页
        3.1.1 采样点分布第30页
        3.1.2 进水水质第30-31页
        3.1.3 系统启动与运行第31-32页
        3.1.4 试验时间安排第32-33页
    3.2 不同水力负荷下两湿地污染物去除效果的研究第33-38页
        3.2.1 不同水力负荷下COD去除效果研究第33-34页
        3.2.2 不同水力负荷下总磷去除效果研究第34-36页
        3.2.3 不同水力负荷下氨氮去除效果研究第36-37页
        3.2.4 不同水力负荷下总氮去除效果研究第37-38页
    3.3 最适水力负荷下两湿地沿程净化效果研究第38-43页
        3.3.1 COD去除效果研究第39-40页
        3.3.2 总磷去除效果研究第40-41页
        3.3.3 氨氮去除效果研究第41-42页
        3.3.4 总氮去除效果研究第42-43页
    3.4 本章小结第43-46页
第四章 强化人工湿地的净化效能第46-62页
    4.1 湿地系统内部微生物量的测定第46-47页
        4.1.1 微生物量的测定方法第46页
        4.1.2 不同填料层深度下两湿地微生物量研究第46-47页
    4.2 强化人工湿地影响因素的研究第47-58页
        4.2.1 微生物量对净化效果的影响第47-50页
        4.2.2 溶解氧对净化效果的影响第50-53页
        4.2.3 温度对净化效果的影响第53-57页
        4.2.4 pH与DO的变化第57-58页
    4.3 系统内部生物相研究第58-60页
        4.3.1 接种污泥生物相研究第58-59页
        4.3.2 湿地系统微生物形态研究第59-60页
    4.4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第五章 结论第62-64页
    5.1 主要结论第62页
    5.2 主要建议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作者简介第68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8-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粉煤灰复合调理剂对污泥脱水性能影响研究
下一篇:大连市寺儿沟污水处理厂处理方案研究及工艺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