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9-12页 |
1.2.1 国内研究概况 | 第9-11页 |
1.2.2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澜沧江—湄公河航运概况 | 第14-24页 |
2.1 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河流概况 | 第14-15页 |
2.2 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开创历程与快速发展 | 第15-19页 |
2.3 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 | 第19-22页 |
2.3.1 战略地位 | 第19页 |
2.3.2 战略功能 | 第19-21页 |
2.3.3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应用 | 第21-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第三章 区域经济社会情况及国际航运需求分析 | 第24-28页 |
3.1 区域各国资源丰富 | 第24页 |
3.2 中泰经贸发展潜力巨大 | 第24-25页 |
3.3 全面推进中老经贸合作 | 第25-26页 |
3.4 中国与其它国家双边贸易快速发展 | 第26页 |
3.5 区域旅游市场分析 | 第26页 |
3.6 航运发展潜力分析 | 第26-28页 |
第四章 客货运量预测 | 第28-31页 |
4.1 货运量预测 | 第28-29页 |
4.2 客运量预测 | 第29-31页 |
第五章 澜沧江湄公河航运的SWOT分析 | 第31-36页 |
5.1 优势 | 第31-32页 |
5.2 劣势 | 第32页 |
5.3 机遇 | 第32-33页 |
5.4 挑战 | 第33-34页 |
5.5 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的SWOT组合 | 第34页 |
5.6 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发展的战略选择 | 第34-36页 |
第六章 对策研究 | 第36-52页 |
6.1 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 第36页 |
6.2 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发展战略设想 | 第36-45页 |
6.2.1 国际航运发展目标 | 第37-41页 |
6.2.2 我国参与原则 | 第41-42页 |
6.2.3 国际航运中长期发展战略 | 第42-45页 |
6.3 国际航运整体推进思路 | 第45-47页 |
6.3.1 近期目标(到2020年) | 第45-46页 |
6.3.2 远期目标(到2030年) | 第46-47页 |
6.3.3 建设资金需求测算 | 第47页 |
6.4 对策及建议 | 第47-51页 |
6.4.1 从战略高度定位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 | 第47-48页 |
6.4.2 航道建设为核心的发展战略 | 第48-49页 |
6.4.3 发挥“联委会”协调机制推进湄公河国际航运健康发展 | 第49页 |
6.4.4 航电结合促进航运发展 | 第49-50页 |
6.4.5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 第50-51页 |
6.4.6 靠科技进步促进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发展 | 第51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2-54页 |
7.1 结论 | 第52页 |
7.2 讨论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学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