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4页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1.2 基因传递的屏障 | 第12-14页 |
1.2.1 DNA复合 | 第12页 |
1.2.2 细胞膜屏障与内涵体逃逸 | 第12-13页 |
1.2.3 细胞质屏障 | 第13-14页 |
1.2.4 细胞核屏障 | 第14页 |
1.3 非病毒基因载体简介 | 第14-21页 |
1.3.1 脂质体 | 第14-15页 |
1.3.2 聚赖氨酸(PLL) | 第15-16页 |
1.3.3 多糖及其衍生物 | 第16-18页 |
1.3.4 树形高分子 | 第18-19页 |
1.3.5 聚乙烯亚胺(PEI) | 第19-21页 |
1.4 碳纳米管(CNT)在基因载体方面的应用 | 第21-22页 |
1.5 选题思路 | 第22-24页 |
第2章 碳纳米管接枝双硫键交联聚乙烯亚胺的制备与表征 | 第24-37页 |
2.1 引言 | 第24-25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5-28页 |
2.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25-26页 |
2.2.2 碳纳米管(CNT)的酸氧化 | 第26页 |
2.2.3 双丙烯酰胱胺(CBA)的合成 | 第26页 |
2.2.4 双硫键交联聚乙烯亚胺(SS-PEI)的合成 | 第26-27页 |
2.2.5 CNT接枝SS-PEI的合成 | 第27页 |
2.2.6 结构表征 | 第27页 |
2.2.7 溶解性测试 | 第27页 |
2.2.8 降解能力测试 | 第27-28页 |
2.2.9 pH缓冲能力测试 | 第28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8-36页 |
2.3.1 SS-PEI-CNT合成与结构 | 第28-33页 |
2.3.2 溶解性 | 第33-34页 |
2.3.3 降解能力 | 第34-35页 |
2.3.4 pH缓冲能力 | 第35-36页 |
2.4 小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碳纳米管接枝酯键交联聚乙烯亚胺的制备与表征 | 第37-49页 |
3.1 引言 | 第37-38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8-40页 |
3.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38页 |
3.2.2 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的合成 | 第38页 |
3.2.3 酯键交联聚乙烯亚胺(HDDA-PEI)的合成 | 第38-39页 |
3.2.4 CNT接枝HDDA-PEI的合成 | 第39页 |
3.2.5 结构表征 | 第39页 |
3.2.6 溶解性测试 | 第39页 |
3.2.7 降解能力测试 | 第39页 |
3.2.8 pH缓冲能力测试 | 第39-40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0-48页 |
3.3.1 HDDA-PEI-CNT的合成与结构 | 第40-45页 |
3.3.2 溶解性 | 第45-46页 |
3.3.3 降解能力 | 第46-47页 |
3.3.4 pH缓冲能力 | 第47-48页 |
3.4 小结 | 第48-4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