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1.2.1 “小银行优势”在国外普遍存在的证据 | 第12-14页 |
1.2.2 “小银行优势”在我国不显著的证据 | 第14-15页 |
1.2.3 信用风险缓释方法影响商业银行信贷的已有研究 | 第15-16页 |
1.2.4 文献述评 | 第16-17页 |
1.3 研究创新点 | 第17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2章 “小银行优势”不存在的理论基础 | 第19-30页 |
2.1 “小银行优势”理论来源 | 第19-21页 |
2.2 信贷流程与“小银行优势”理论 | 第21-23页 |
2.3 信用风险缓释方法的演进与“小银行优势”悖论 | 第23-30页 |
2.3.1 传统信用风险缓释方法 | 第23-24页 |
2.3.2 现代信用风险缓释方法 | 第24-28页 |
2.3.3 我国中小银行对信用风险缓释方法的选择局限 | 第28-30页 |
第3章 “小银行优势”的实证研究设计 | 第30-38页 |
3.1 变量选择 | 第30-33页 |
3.1.1 被解释变量 | 第30页 |
3.1.2 解释变量 | 第30-33页 |
3.2 模型选取 | 第33-34页 |
3.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34页 |
3.4 模型设计 | 第34-38页 |
3.4.1 对国内“小银行优势”存在与否进行检验的模型设计 | 第34-35页 |
3.4.2 对小银行软信息优势存在与否进行检验的模型设计 | 第35-36页 |
3.4.3 对大、小银行信用风险缓释方法的选择状况进行检验的模型设计 | 第36-38页 |
第4章 “小银行优势”的实证检验 | 第38-46页 |
4.1 对国内“小银行优势”存在与否进行检验 | 第38-40页 |
4.2 对小银行软信息优势存在与否进行检验 | 第40-43页 |
4.2.1 我国小银行的贷款决策模型拟合 | 第40-41页 |
4.2.2 我国大银行的贷款决策模型拟合 | 第41-43页 |
4.2.3 检验结果 | 第43页 |
4.3 对大、小银行信用风险缓释方法的选择状况进行检验 | 第43-4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5章 政策建议 | 第46-49页 |
5.1 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并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通性通法 | 第46页 |
5.2 国内小银行需要改良信用风险缓释方法 | 第46-47页 |
5.3 国内小银行要重视底层资产质量并改善项目信息获取渠道 | 第47-48页 |
5.4 国内信用衍生品市场有待发展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附录A 中小企业划分标准 | 第56-58页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