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构件的图像处理实验平台设计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19-20页 |
第2章 软件构件技术 | 第20-28页 |
2.1 软件复用技术 | 第20页 |
2.2 软件构件技术 | 第20-26页 |
2.2.1 构件的概念 | 第20-21页 |
2.2.2 构件的特点 | 第21-22页 |
2.2.3 构件的分类 | 第22-24页 |
2.2.4 构件的描述方法 | 第24-26页 |
2.3 构件的组装形式 | 第26-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基于装饰的组装机制和构件化组态模型 | 第28-43页 |
3.1 基于装饰的组装机制 | 第28-30页 |
3.1.1 基本定义 | 第28-29页 |
3.1.2 装饰组装机制UML结构图 | 第29-30页 |
3.1.3 装饰组装机制的优势及适应环境 | 第30页 |
3.2 构件化组态模型 | 第30-39页 |
3.2.1 组态概念的引入 | 第30-32页 |
3.2.2 构件化组态模型建立 | 第32-34页 |
3.2.3 软件体系结构描述 | 第34-35页 |
3.2.4 构件描述 | 第35-37页 |
3.2.5 系统宏观逻辑描述 | 第37-39页 |
3.3 构件化组态模型特性对比分析 | 第39-42页 |
3.3.1 与当前自动化领域的组态软件对比 | 第39-40页 |
3.3.2 与传统软件开发方法对比 | 第40-41页 |
3.3.3 与当前构件组装技术对比 | 第41-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图像处理实验平台的设计实现 | 第43-61页 |
4.1 实验平台的设计 | 第43-46页 |
4.2 实验平台编码实现 | 第46-60页 |
4.2.1 实验平台界面实现 | 第46-50页 |
4.2.2 算法构件以及装饰组装机制的实现与测试 | 第50-54页 |
4.2.3 构件化组态模型在该平台中的应用和实现 | 第54-6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5章 实验平台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61-76页 |
5.1 实验平台功能测试与分析 | 第61-63页 |
5.2 装饰组装机制测试与分析 | 第63-69页 |
5.3 宏观逻辑描述测试与分析 | 第69-72页 |
5.4 具体算法测试与分析 | 第72-7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结论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项目列表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