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生活、居住、交通论文

成都市“村改居”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7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1.1 选题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24页
        1.2.1 关于国外社区管理的研究第13-14页
        1.2.2 关于国外社区居民参与的研究第14-15页
        1.2.3 关于国外社区居民参与的影响因素研究第15-16页
        1.2.4 国内社区治理的变迁和发展路径第16-18页
        1.2.5 关于我国“村改居”社区的研究第18-21页
        1.2.6 关于居民参与的研究第21-24页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第24-27页
        1.3.1 研究目标第24页
        1.3.2 研究方法第24-26页
        1.3.3 技术路线图第26-27页
第2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分析第27-33页
    2.1 核心概念第27-28页
        2.1.1 “村改居”社区第27页
        2.1.2 社区治理第27-28页
        2.1.3 居民参与第28页
    2.2 相关理论第28-32页
        2.2.1 社区认同与居民参与第28-30页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与居民参与第30页
        2.2.3 社会选择理论与居民参与第30-32页
        2.2.4 激励理论与居民参与第32页
    2.3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3章 成都市“村改居”社区治理中居民参与的现状第33-42页
    3.1 成都市“村改居”社区建设简介第33页
    3.2 调查概况第33-35页
    3.3 “村改居”社区治理中居民参与的广度和深度第35-37页
        3.3.1 “村改居”社区居民参与的广度第35-36页
        3.3.2 “村改居”社区居民参与的深度第36-37页
    3.4 “村改居”社区居民参与的动因、方式与途径第37-41页
        3.4.1 “村改居”社区居民参与的动因第38-40页
        3.4.2 “村改居”社区居民参与的方式第40-41页
        3.4.3 “村改居”社区居民参与的途径第41页
    3.5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4章 成都市“村改居”社区治理中居民参与的影响因素分析第42-53页
    4.1 居民自身的因素第42-47页
        4.1.1 居民的基本情况第42-44页
        4.1.2 居民的自身利益第44页
        4.1.3 居民的社区认同感第44-45页
        4.1.4 居民的社会资本第45页
        4.1.5 居民的综合素养第45-46页
        4.1.6 居民的搭便车心理第46-47页
        4.1.7 居民对居委会的信任程度第47页
    4.2 居委会的因素第47-50页
        4.2.1 居委会的职能定位第47-49页
        4.2.2 居委会的专业能力第49页
        4.2.3 居委会与居民的关系第49-50页
    4.3 政府的因素第50-51页
    4.4 居民社团组织的因素第51-52页
    4.5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5章 促进“村改居”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对策及建议第53-57页
    5.1 优化居民观念,促进居民的社区认同感第53-54页
        5.1.1 促进居民利益的社区化,提高社区认同感第53页
        5.1.2 提高居民素养,树立居民的参与意识第53-54页
    5.2 提高居委会的领导能力和业务能力第54-55页
        5.2.1 提高居委会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第54页
        5.2.2 构建居委会与居民的良好互动关系第54页
        5.2.3 完善居民参与体系,探索居民参与的保障与评估机制第54-55页
    5.3 优化政府职能,促进社区治理第55-56页
        5.3.1 实行社区工作准入制,规范政府行为第55页
        5.3.2 针对“村改居”社区的特殊性,完善制度建设第55-56页
    5.4 培育社团组织,强化积极引导作用第56页
    5.5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结论第57-58页
致谢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7页
附录第67-6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河口湿地高效降解菌生物炭球固定化技术及作用效果研究
下一篇:超高频SEPIC DC-DC变换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