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目的、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0-12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2页 |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框架 | 第12-15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第15-23页 |
2.1 技术创新相关文献研究 | 第15-16页 |
2.1.1 技术创新内涵研究 | 第15页 |
2.1.2 技术创新过程研究 | 第15-16页 |
2.2 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研究 | 第16-18页 |
2.2.1 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义、内涵研究 | 第16-17页 |
2.2.2 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征研究 | 第17-18页 |
2.3 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关系研究 | 第18-19页 |
2.4 耦合协调度研究 | 第19-21页 |
2.4.1 耦合协调度方法研究 | 第19-20页 |
2.4.2 耦合协调度适用性研究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3页 |
第三章 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耦合协调度总体评价研究 | 第23-35页 |
3.1 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耦合协调关系分析 | 第23-25页 |
3.2 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耦合协调度模型 | 第25-28页 |
3.2.1 功效系数 | 第26页 |
3.2.2 耦合度函数 | 第26-27页 |
3.2.3 耦合协调度模型 | 第27-28页 |
3.3 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耦合协调度评价 | 第28-33页 |
3.3.1 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和指标权重确定 | 第29-31页 |
3.3.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3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四章 基于产业生命周期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耦合协调度研究——以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为例 | 第35-49页 |
4.1 战略性新兴产业生命周期研究 | 第35-39页 |
4.1.1 产业生命周期 | 第35-36页 |
4.1.2 战略性新兴产业生命周期及特点 | 第36-38页 |
4.1.3 电子及通讯制造业技术发展及其生命周期研究 | 第38-39页 |
4.2 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的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耦合协调度评价 | 第39-44页 |
4.2.1 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各生命周期时耦合协调关系分析 | 第39页 |
4.2.2 模型参数给定 | 第39-41页 |
4.2.3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41-44页 |
4.3 耦合协调度总体评价研究和基于产业生命周期耦合协调度研究对比分析 | 第44-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9页 |
第五章 重点企业技术创新与企业发展耦合协调度研究——以华为、中兴为例 | 第49-57页 |
5.1 重点公司发展情况介绍 | 第49-50页 |
5.2 公司技术创新与企业发展耦合协调度评价 | 第50-54页 |
5.2.1 技术创新和企业发展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及权重确定 | 第50-52页 |
5.2.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52-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7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不足及展望 | 第57-59页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57-58页 |
6.2 研究的不足 | 第58页 |
6.3 对未来的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