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式起重机转向系统设计计算软件开发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3 轮式起重机转向系统分类 | 第13-16页 |
1.3.1 机械式转向系统 | 第13-14页 |
1.3.2 电控电动式转向系统 | 第14-15页 |
1.3.3 电控液压式转向系统 | 第15-16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18-20页 |
第2章 轮式起重机转向原理及模式 | 第20-36页 |
2.1 阿克曼原理 | 第20-23页 |
2.1.1 同一转向轴的内、外轮转角关系 | 第21-22页 |
2.1.2 不同转向轴同一侧车轮转角之间的关系 | 第22-23页 |
2.2 轮式起重机的转向模式 | 第23-25页 |
2.2.1 直行模式 | 第23页 |
2.2.2 八字转向模式 | 第23-24页 |
2.2.3 蟹行转向模式 | 第24页 |
2.2.4 前(后)轴转向模式 | 第24-25页 |
2.3 轮式起重机转向模式的运动学分析 | 第25-34页 |
2.3.1 直行模式的运动学分析 | 第25-27页 |
2.3.2 八字转向模式的运动学分析 | 第27-32页 |
2.3.3 蟹行转向模式的运动学分析 | 第32页 |
2.3.4 前(后)轴转向模式的运动学分析 | 第32-3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3章 转向系统设计计算方法 | 第36-46页 |
3.1 最小转弯半径计算 | 第36-39页 |
3.1.1 转向中心计算 | 第36-37页 |
3.1.2 各转向轮转角计算 | 第37-38页 |
3.1.3 最小转弯半径计算 | 第38页 |
3.1.4 方向盘总转动圈数计算 | 第38-39页 |
3.2 原地转向阻力矩及动力矩计算 | 第39-42页 |
3.2.1 原地转向阻力矩计算 | 第39-41页 |
3.2.2 转向动力矩计算 | 第41-42页 |
3.3 转向机构受力计算 | 第42-44页 |
3.3.1 拉杆稳定性计算 | 第42页 |
3.3.2 摇臂强度计算 | 第42-4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4章 转向系统设计计算软件开发 | 第46-72页 |
4.1 软件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 | 第46-52页 |
4.1.1 相关软件概述 | 第46-47页 |
4.1.2 软件设计的总体思路 | 第47-49页 |
4.1.3 需求分析 | 第49-52页 |
4.2 基于MFC的软件界面设计 | 第52-58页 |
4.2.1 MFC概述 | 第52页 |
4.2.2 对话框与控件 | 第52-54页 |
4.2.3 界面设计 | 第54-58页 |
4.3 软件功能的实现 | 第58-64页 |
4.3.1 概述 | 第58页 |
4.3.2 关键技术实现原理 | 第58-59页 |
4.3.3 软件各个功能的实现 | 第59-64页 |
4.4 UG的二次开发 | 第64-71页 |
4.4.1 系统环境变量设置 | 第64-65页 |
4.4.2 菜单设计制作 | 第65页 |
4.4.3 UG与MFC的通信 | 第65-69页 |
4.4.4 生成转向系统的DLL项目 | 第69-7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5章 基于黑盒理论的软件测试 | 第72-90页 |
5.1 软件测试概述 | 第72-74页 |
5.1.1 软件测试的概念 | 第72页 |
5.1.2 软件测试的方法 | 第72-73页 |
5.1.3 软件测试的原则 | 第73-74页 |
5.2 软件测试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74-75页 |
5.2.1 软件测试的目的 | 第74页 |
5.2.2 软件测试的意义 | 第74-75页 |
5.2.3 软件测试的内容 | 第75页 |
5.3 测试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75-89页 |
5.3.1 软件基本功能测试 | 第75-76页 |
5.3.2 转向系统主界面功能测试 | 第76-89页 |
5.3.3 测试结果分析总结 | 第8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0-92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90-91页 |
6.2 展望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8页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