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工程论文--农业机械及农具论文--田间管理机械论文--其他论文

高度自动调节棉花打顶机设计与试验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23页
    1.1 我国棉花生产现状第10-11页
    1.2 棉花打顶的意义第11页
    1.3 棉花打顶的发展现状第11-19页
    1.4 棉花打顶的发展思路与存在的问题第19页
    1.5 植株高度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第19-23页
第二章 作物农艺特性的研究第23-33页
    2.1 棉花品种特性及概况第23-24页
    2.2 棉花几何参数模型的建立第24-33页
        2.2.1 棉花高度模型第24-29页
        2.2.2 棉花临株高度差模型第29-30页
        2.2.3 棉花顶部几何参数模型第30-33页
第三章 总体设计方案第33-36页
    3.1 总体研究内容和目标第33-34页
    3.2 结构布局第34-36页
第四章 机械结构设计第36-43页
    4.1 三种机械设计方案第36-39页
        4.1.1 电机连接刀轴末端,双圆盘刀对剪第36-38页
        4.1.2 电机外置,齿轮啮合带动双圆盘刀对剪第38-39页
        4.1.3 电机外置,加小扶禾器助剪第39页
    4.2 相关技术参数的计算第39-43页
        4.2.1 浮动部分质量的计算第40页
        4.2.2 控制周期的计算第40-41页
        4.2.3 机械设计中的计算第41-43页
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设计第43-51页
    5.1 电路总连接及控制系统图第43-44页
    5.2 高度测量系统第44-45页
    5.3 控制核心第45-46页
    5.4 伺服系统第46-50页
        5.4.1 伺服电机的接线第46-47页
        5.4.2 伺服电机的控制方法和调试第47-48页
        5.4.3 需要调整的参数及其意义第48-49页
        5.4.4 限位开关的连接第49-50页
    5.5 其他辅助传感器第50-51页
第六章 控制板卡的接线方式和控制程序第51-61页
    6.1 板卡的选用和各端口的配置第51-52页
    6.2 程序的架构第52页
    6.3 各任务的算法及程序第52-59页
        6.3.1 TASK_Uart任务下的光栅传感器高度测量和转换程序第52-53页
        6.3.2 TASK_ADC任务下的超声波测高度程序第53-54页
        6.3.3 TASK_Modbus任务下的电机控制程序第54-55页
        6.3.4 TASK_PWM任务下编码器读车速程序第55-57页
        6.3.5 TASK_DAC任务下方波输出程序第57页
        6.3.6 分段寻顶的控制算法第57-59页
    6.4 程序控制流程第59-61页
第七章 田间试验第61-78页
    7.1 田间试验方法及其试验数据第61-66页
    7.2 高度自动调节棉花打顶机与传统棉花打顶机的对比第66-69页
    7.3 自动调节棉花打顶机的试验结果分析第69-78页
        7.3.1 自动调节棉花打顶机合格率试验结果分析第69-70页
        7.3.2 自动调节棉花打顶机漏打顶率试验结果分析第70-71页
        7.3.3 自动调节棉花打顶机过打顶率试验结果分析第71-72页
        7.3.4 基于试验结果分析自动调节棉花打顶机打顶长度和打顶速度交互作用机理第72-76页
        7.3.5 打顶机最优参数组合选择第76-78页
第八章 结论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3页
附录第83-126页
    1.TASK_Uart任务下的光栅传感器高度测量和转换程序第83-88页
    2.TASK_ADC任务下的超声波测高度程序第88-91页
    3.TASK_Modbus任务下的电机控制程序第91-95页
    4.TASK_PWM任务下的编码器读转数程序第95-97页
    5.TASK_DAC下控制步进电机的方波输出程序第97-103页
    6.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设计报告第103-109页
    7.滚动轴承设计数据文件第109-111页
    8.自动调高度棉花打顶机的打顶效果试验数据第111-126页
致谢第126-127页
作者简历第127页
发表论文第127页
专利第127页

论文共12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吡虫啉和噻虫嗪在南瓜中的残留行为及其对蜜蜂的风险评估
下一篇:基于离散元法的免耕播种开沟器的设计与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