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3页 |
1.1 研究缘起和研究背景 | 第12-15页 |
1.1.1 研究缘起 | 第12-13页 |
1.1.2 历史文脉的缺失 | 第13-14页 |
1.1.3 园林研究资源丰富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 研究意义和方法 | 第17-19页 |
1.3.1 研究的意义 | 第17-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4 研究对象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21页 |
1.4.1 园林意境 | 第19-20页 |
1.4.2 园林叙事 | 第20页 |
1.4.3 文脉传承 | 第20页 |
1.4.4 叙事策略 | 第20页 |
1.4.5 文化建筑 | 第20-21页 |
1.5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6 研究框架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园林空间意境营造与文化建筑文脉传承 | 第23-39页 |
2.1 传统园林意境营造理论概述 | 第23-30页 |
2.1.1 园林意境的涵义 | 第23页 |
2.1.2 园林意境与文化的关联 | 第23-25页 |
2.1.3 园林空间意境营造切入点——园林空间叙事性 | 第25-29页 |
2.1.4 园林空间意境叙述主题的多向度 | 第29-30页 |
2.1.5 小结 | 第30页 |
2.2 文化建筑的文脉传承理论概述 | 第30-36页 |
2.2.1 文脉涵义与文脉危机 | 第30-33页 |
2.2.2 文化建筑中文脉传承的价值 | 第33-34页 |
2.2.3 文化建筑中文脉传承的发展转向 | 第34-35页 |
2.2.4 文化建筑中文脉传承的发展特征 | 第35-36页 |
2.2.5 小结 | 第36页 |
2.3 二者的关联性与借鉴性 | 第36-39页 |
第三章 文化建筑历史人文向度的传承演绎 | 第39-63页 |
3.1 传统园林中历史人文向度的叙述 | 第39-48页 |
3.1.1 叙述物态文化 | 第39-44页 |
3.1.2 叙述精神文化 | 第44-48页 |
3.2 文化建筑中历史人文向度传承演绎策略 | 第48-60页 |
3.2.1 文化建筑历史人文向度的叙述演绎情境 | 第48-49页 |
3.2.2 文化建筑历史人文向度的叙述演绎手法 | 第49-60页 |
3.2.3 文化建筑历史人文向度的叙述演绎特征 | 第60页 |
3.3 二者在历史人文向度的借鉴演绎总结 | 第60-6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四章 文化建筑自然生态向度的传承演绎 | 第63-83页 |
4.1 传统园林中自然生态向度的叙述 | 第63-69页 |
4.1.1 师法自然 | 第63-67页 |
4.1.2 提炼自然 | 第67-69页 |
4.2 文化建筑中自然生态向度传承演绎策略 | 第69-80页 |
4.2.1 文化建筑自然生态向度的叙述演绎情境 | 第69页 |
4.2.2 文化建筑自然生态向度的叙述演绎手法 | 第69-79页 |
4.2.3 文化建筑自然生态向度的叙述演绎特征 | 第79-80页 |
4.3 二者在自然生态向度的借鉴演绎总结 | 第80-8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第五章 文化建筑现实生活向度的传承演绎 | 第83-101页 |
5.1 传统园林中现实生活向度的叙述 | 第83-87页 |
5.1.1 功能生活 | 第83-85页 |
5.1.2 隐逸生活 | 第85-87页 |
5.2 文化建筑中现实生活向度传承演绎策略 | 第87-98页 |
5.2.1 文化建筑现实生活向度的叙述演绎情境 | 第87页 |
5.2.2 文化建筑现实生活向度的叙述演绎手法 | 第87-98页 |
5.2.3 文化建筑现实生活向度的叙述演绎特征 | 第98页 |
5.3 二者在现实生活向度的借鉴演绎总结 | 第98-10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00-101页 |
第六章 文脉传承演绎实践案例应用分析 | 第101-128页 |
6.1 文脉传承演绎的三种叙述向度运用思考 | 第101-102页 |
6.1.1 三种向度的并存平衡关系 | 第101-102页 |
6.1.2 三种向度的反向指导作用 | 第102页 |
6.2 西樵山三湖书院实践案例 | 第102-116页 |
6.2.1 三湖书院项目背景 | 第102-103页 |
6.2.2 三湖书院现状分析 | 第103-104页 |
6.2.3 设计定位 | 第104-105页 |
6.2.4 历史人文向度演绎分析 | 第105-113页 |
6.2.5 自然生态向度演绎分析 | 第113-115页 |
6.2.6 现实生活向度演绎分析 | 第115-116页 |
6.3 深圳“龙华两馆”实践案例 | 第116-126页 |
6.3.1 两馆项目背景 | 第116页 |
6.3.2 两馆项目现状分析 | 第116-118页 |
6.3.3 设计定位 | 第118-119页 |
6.3.4 历史人文向度演绎分析 | 第119-123页 |
6.3.5 自然生态向度演绎分析 | 第123-125页 |
6.3.6 现实生活向度演绎分析 | 第125-126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26-128页 |
结论 | 第128-129页 |
参考文献 | 第129-132页 |
致谢 | 第132-13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33-134页 |
附表 | 第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