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5-6页 |
|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页 |
| 1 绪论 | 第10-17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 1.3 问题提出与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 1.3.1 问题提出 | 第12-13页 |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4-17页 |
| 1.4.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1.4.2 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 2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 | 第17-28页 |
| 2.1 文献综述 | 第17-25页 |
| 2.1.1 电子商务物流模式研究 | 第17-20页 |
| 2.1.2 “最后一公里”问题研究 | 第20-21页 |
| 2.1.3 快递自提模式研究 | 第21-22页 |
| 2.1.4 供应链利益分配与协调研究 | 第22-24页 |
| 2.1.5 文献评述 | 第24-25页 |
| 2.2 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25-27页 |
| 2.2.1 三方参与的自提柜模式相关概念 | 第25-26页 |
| 2.2.2 Stackelberg博弈理论 | 第26-27页 |
| 2.2.3 Shapley值法与熵值法 | 第27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3 不同合作模式下快递自提柜物流系统利润模型 | 第28-43页 |
| 3.1 现状和问题分析 | 第28-30页 |
| 3.1.1 自提柜物流系统现状分析 | 第28-29页 |
| 3.1.2 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第29-30页 |
| 3.2 模型描述 | 第30-32页 |
| 3.3 均不合作模式下系统利润模型 | 第32-35页 |
| 3.4 两方合作模式下系统利润模型 | 第35-41页 |
| 3.4.1 物流企业与自提柜企业合作 | 第35-37页 |
| 3.4.2 物流企业与物业公司合作 | 第37-39页 |
| 3.4.3 自提柜企业与物业公司合作 | 第39-41页 |
| 3.5 三方合作模式下系统利润模型 | 第41-42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4 快递自提柜物流系统利润分配模型 | 第43-53页 |
| 4.1 利润分配的原则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43-45页 |
| 4.1.1 利润分配的原则 | 第43-44页 |
| 4.1.2 利润分配影响因素分析 | 第44-45页 |
| 4.2 改进的Shapley值利润分配法 | 第45-48页 |
| 4.2.1 传统Shapley值法的不足 | 第45页 |
| 4.2.2 Shapley值法的改进与利润分配模型 | 第45-48页 |
| 4.3 改进的正交投影熵值法 | 第48-52页 |
| 4.3.1 最大熵值法与供应链利润分配数量 | 第48-49页 |
| 4.3.2 改进的正交投影熵值法 | 第49-52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5 算例分析 | 第53-62页 |
| 5.1 不同合作模式下三方参与的快递自提柜物流系统利润数值分析 | 第53-54页 |
| 5.2 三方参与的自提柜物流系统利润分配模型数值分析 | 第54-60页 |
| 5.2.1 改进的Shapley值法数值分析 | 第54-56页 |
| 5.2.2 改进的正交投影熵值法数值分析 | 第56-60页 |
| 5.3 不同方法结果比较 | 第60-61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6 展望与结论 | 第62-65页 |
| 6.1 研究结论 | 第62-63页 |
| 6.2 研究展望 | 第63-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9-71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