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知识产权论文

知识产权诉前禁令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5页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价值第12-15页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第15-20页
    三、研究路径及研究方法第20-22页
    四、创新与发展第22-25页
第二章 知识产权诉前禁令的基本范畴与属性第25-51页
    第一节 知识产权诉前禁令的概念、特征与历史沿革第25-40页
        一、知识产权诉前禁令的概念第25-26页
        二、知识产权诉前禁令的特征第26-29页
        三、知识产权诉前禁令的历史沿革第29-40页
    第二节 知识产权诉前禁令的性质、目的及功能第40-46页
        一、知识产权诉前禁令具有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双重属性第40-42页
        二、知识产权诉前禁令的目的是实现权利人效率与正义第42-43页
        三、知识产权诉前禁令呈现法律救济的多元功能第43-46页
    第三节 知识产权诉前禁令与财产保全、先予执行的辨析第46-50页
        一、知识产权诉前禁令与财产保全的辨析第46-48页
        二、知识产权诉前禁令与先予执行的辨析第48-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三章 知识产权诉前禁令的法理正当性与时代需求第51-73页
    第一节 知识产权诉前禁令是绝对权消极性的应然选择第51-60页
        一、知识产权诉前禁令契合知识产权无形性的特点第51-52页
        二、知识产权诉前禁令符合知识产权时间性的要求第52-53页
        三、知识产权诉前禁令体现了私权主体平等与诚信原则第53-54页
        四、知识产权诉前禁令弥补知识产权法定主义的不足第54-55页
        五、知识产权诉前禁令是行使知识产权请求权的一种表现形式第55-60页
    第二节 知识产权诉前禁令蕴含正当程序的理念第60-66页
        一、知识产权诉前禁令蕴含当事人适格的理念第60-61页
        二、知识产权诉前禁令蕴含程序中立的理念第61-62页
        三、知识产权诉前禁令蕴含程序平等的理念第62-64页
        四、知识产权诉前禁令蕴含程序参与的理念第64-66页
    第三节 知识产权诉前禁令是我国严格保护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措施第66-72页
        一、知识产权诉前禁令是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必然要求第66-68页
        二、诉前禁令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法律保障第68-69页
        三、诉前禁令顺应严格保护知识产权的国际化发展潮流第69-72页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四章 知识产权诉前禁令审查标准的域外镜鉴与学说第73-99页
    第一节 知识产权诉前禁令审查标准的域外镜鉴第73-88页
        一、两大法系对“胜诉可能性”的要求宽严不一第73-76页
        二、两大法系对“难以弥补的损害”的认定具有趋同性第76-78页
        三、两大法系对“双方当事人利益的权衡”内容范围界定不同第78-82页
        四、两大法系对“公共利益的影响”的考虑侧重点不同第82-86页
        五、两大法系对“反面排除因素”的充分肯定第86-88页
    第二节 知识产权诉前禁令审查标准的理论学说第88-98页
        一、“双标准说”缺乏考虑“胜诉可能性”第88-89页
        二、“三标准说”缺乏考虑“公共利益的影响”第89-94页
        三、“四标准说”是比较全面科学的观点第94-98页
    本章小结第98-99页
第五章 知识产权诉前禁令适用的现实省察第99-119页
    第一节 知识产权诉前禁令的适用状况第99-102页
    第二节 知识产权诉前禁令适用中发现的现实“症状”第102-108页
        一、知识产权诉前禁令适用率低第102-103页
        二、知识产权诉前禁令程序规范不完善第103-107页
        三、知识产权诉前禁令审查标准不明确第107-108页
    第三节 知识产权诉前禁令适用中的现实“病因”第108-118页
        一、知识产权诉前禁令受重实体轻程序的观念影响第108-109页
        二、知识产权诉前禁令立法模式的混淆第109-111页
        三、知识产权诉前禁令司法环境的缺失第111-118页
    本章小结第118-119页
第六章 完善我国知识产权诉前禁令制度的合理进路第119-159页
    第一节 知识产权诉前禁令实体制度的完善第119-124页
        一、知识产权诉前禁令实体法与程序法相分离的立法趋势第119-121页
        二、知识产权诉前禁令实体请求权制度的完善第121-124页
    第二节 知识产权诉前禁令程序制度的完善第124-144页
        一、从程序独立价值的视野构建知识产权诉前禁令程序制度第124-127页
        二、以当事人适格理论“筛选”知识产权诉前禁令申请人第127-128页
        三、知识产权诉前禁令审查应采取辩论原则并允许例外第128-132页
        四、分类型方式规定不同的知识产权诉前禁令审查时限第132-133页
        五、申请知识产权诉前禁令应提供担保并允许例外第133-138页
        六.健全知识产权诉前禁令的救济机制主要在于完善复议与赔偿程序第138-144页
    第三节 知识产权诉前禁令审查标准的完善第144-158页
        一、采用“两分法”证明“胜诉可能性”第144-149页
        二、采取审慎型思路认定“难以弥补的损害”第149-152页
        三、借鉴日本利益衡量理论进行“双方当事人利益的权衡”第152-154页
        四、在“公共利益”概念统一化前提下判断“公共利益的影响”第154-158页
    本章小结第158-159页
结论第159-160页
参考文献第160-16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66-167页
致谢第167-168页
附件第168页

论文共1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矿产资源保护立法理念与制度创新研究
下一篇:武汉市新兴城区空间生产特征、机制及效应--以洪山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