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新闻学、新闻事业论文--新闻采访和报道论文

主流媒体环境新闻报道话语研究--以《新华每日电讯》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引言第8-14页
    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2 文献综述第9-12页
    1.3 研究目的第12-13页
    1.4 研究方法第13页
        1.4.1 内容分析法第13页
        1.4.2 抽样调查法第13页
    1.5 创新之处和不足第13-14页
2.环境问题的报道与建构第14-17页
    2.1 环境的内涵第14页
    2.2 环境新闻的界定第14-15页
    2.3 环境问题的社会建构第15-17页
3.《新华每日电讯》环境新闻报道文本话语分析第17-32页
    3.1《新华每日电讯》环境新闻定量分析第17-27页
        3.1.1《新华每日电讯》环境新闻数量分析第17-18页
        3.1.2《新华每日电讯》环境新闻体裁分析第18-20页
        3.1.3《新华每日电讯》环境新闻版面分析第20-23页
        3.1.4《新华每日电讯》环境新闻议题分析第23-27页
    3.2《新华每日电讯》环境新闻定性分析第27-32页
        3.2.1《新华每日电讯》环境新闻标题分析第27-28页
        3.2.2《新华每日电讯》环境新闻修辞分析第28-30页
        3.2.3《新华每日电讯》环境新闻数据分析第30-31页
        3.2.4《新华每日电讯》环境新闻议程分析第31-32页
4.《新华每日电讯》环境新闻报道话语风格分析第32-36页
    4.1《新华每日电讯》环境新闻报道中的官方话语第32-33页
    4.2《新华每日电讯》环境新闻报道中的民间话语第33-36页
5.《新华每日电讯》环境新闻报道的特点第36-39页
    5.1 官方和民间话语的双向表达第36页
    5.2 报道的亲和力逐渐增强,传播效果扩大第36-39页
6.《新华每日电讯》环境新闻报道的问题与建议第39-46页
    6.1《新华每日电讯》环境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第39-41页
        6.1.1 环境问题报道的专业性程度较低,监督乏力第39-40页
        6.1.2 公益性环境宣传报道的比重较小第40-41页
        6.1.3 环境议程设置无序,议题报道比重失衡第41页
    6.2《新华每日电讯》改进环境新闻报道的建议第41-46页
        6.2.1 深化专业报道,加强监督效能第41-42页
        6.2.2 科学设置议程,平衡报道议题第42-44页
        6.2.3 增加公益性环境宣传报道的比重第44-46页
7.结语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致谢第50-51页
作者简介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消费主义下“知青”电视剧的媒介文化向度研究
下一篇:新疆兵团团场广播电视台发展现状研究--以五一农场广播电视台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