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组合结构论文

钢套管再生混凝土加固柱偏压力学性能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7页
        1.1.1 引言第12-13页
        1.1.2 研究现状第13-17页
    1.2 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第17-19页
        1.2.1 研究目的第17-18页
        1.2.2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3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二章 钢套管再生混凝土加固柱偏压试验研究第20-59页
    2.1 概述第20页
    2.2 试验概述第20-28页
        2.2.1 试验目的及参数第20页
        2.2.2 试件设计第20-23页
        2.2.3 材料性能第23-26页
        2.2.4 试件制作第26-28页
    2.3 试验方案第28-31页
        2.3.1 加载装置第28-29页
        2.3.2 测点布置第29-31页
        2.3.3 加载制度第31页
    2.4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31-57页
        2.4.1 典型试验现象和破坏形态第31-33页
        2.4.2 试验具体现象第33-37页
        2.4.3 试件特征荷载及特征点第37-38页
        2.4.4 荷载-位移曲线分析第38-42页
        2.4.5 荷载-应变曲线分析第42-53页
        2.4.6 试件承载力分析第53-57页
    2.5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三章 钢套管再生混凝土加固柱偏压有限元分析第59-87页
    3.1 概述第59页
    3.2 ABAQUS有限元分析模型第59-66页
        3.2.1 材料本构关系第59-62页
        3.2.2 模型设置第62-63页
        3.2.3 模型分析第63-66页
    3.3 有限元结果校核第66-69页
    3.4 有限元典型试件分析第69-76页
        3.4.1 试件受力变形情况第69-72页
        3.4.2 接触应力和横向应力分布第72-74页
        3.4.3 二次应力影响分析第74-76页
    3.5 新旧混凝土界面分析第76-79页
    3.6 有限元参数分析第79-85页
    3.7 本章小结第85-87页
第四章 钢套管再生混凝土加固柱偏压承载力计算研究第87-98页
    4.1 概述第87页
    4.2 计算方法讨论第87-88页
    4.3 各规范和公式承载力计算第88-97页
        4.3.1 中国规程JC101-89第88-89页
        4.3.2 中国规范 GB50936-2014第89-91页
        4.3.3 欧洲规范EC4第91-93页
        4.3.4 日本规程AIJ-CFT第93-94页
        4.3.5 美国规范ANSI/AISC第94-95页
        4.3.6 徐进公式第95-96页
        4.3.7 承载力计算结果对比第96-97页
    4.4 本章小结第97-98页
结论第98-101页
    1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成果第98-99页
    2 今后的研究课题第99-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0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06-107页
致谢第107-108页
附表第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跨度索穹顶结构的若干问题研究
下一篇:某带弱连接板的框支剪力墙结构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