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安全保密论文

远程计算机固件攻击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3页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 研究内容第11-12页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第12-13页
第2章 相关技术综述第13-23页
    2.1 UEFI概述第13-16页
        2.1.1 UEFI发展历史第13-14页
        2.1.2 BIOS基本功能第14-15页
        2.1.3 BIOS启动流程第15-16页
    2.2 远程控制第16-18页
    2.3 恶意代码种植和隐藏技术第18-21页
        2.3.1 恶意代码种植技术第18-19页
        2.3.2 恶意代码隐藏技术第19-21页
    2.4 本章小结第21-23页
第3章 UEFI安全性分析第23-29页
    3.1 UEFI漏洞分析第23-25页
    3.2 基于UEFI攻击的特点第25-26页
    3.3 SMM漏洞第26-28页
        3.3.1 SMM概念及SMI中断第26-27页
        3.3.2 SMRAM及SMM中断处理第27-28页
        3.3.3 SMBASE重定向和SMM退出第28页
    3.4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4章 远程计算机固件攻击系统设计第29-37页
    4.1 系统方案的提出第29页
    4.2 总体设计第29-30页
    4.3 客户端与服务端通信模块设计第30-32页
    4.4 远程控制模块功能设计第32-33页
    4.5 恶意代码模块设计第33-34页
    4.6 固件攻击模块设计第34-36页
    4.7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5章 远程计算机固件攻击系统的实现第37-51页
    5.1 客户端与服务端通信模块的实现第37-40页
    5.2 远程控制功能模块实现第40-45页
        5.2.1 文件管理子模块的实现第40-43页
        5.2.2 超级终端子模块的实现第43-45页
    5.3 恶意代码模块实现第45-47页
        5.3.1 漏洞利用代码的实现第45-46页
        5.3.2 恶意代码的自启动和隐藏第46-47页
        5.3.3 恶意代码反弹连接的实现第47页
    5.4 固件攻击模块的实现第47-50页
        5.4.1 BIOS映像文件的获取第47-48页
        5.4.2 恶意代码植入BIOS第48-50页
        5.4.3 重新刷写BIOS第50页
    5.5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6章 远程计算机固件攻击系统验证第51-57页
    6.1 系统验证环境第51页
    6.2 远程连接的验证第51-52页
    6.3 文件管理模块的验证第52页
    6.4 超级终端模块的验证第52-53页
    6.5 固件攻击模块的验证第53-56页
    6.6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结论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获得的学术成果第63-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研究
下一篇:基于Faster RCNN的视频动作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