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光学论文--光辐射、光度学、色度学论文

蓝光LD平板显示背光源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9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背光源技术第10-12页
        1.2.1 按光源入射方式分类第11-12页
        1.2.2 按光源种类分类第12页
    1.3 背光源的发展及研究现状第12-17页
        1.3.1 背光源的发展第12-13页
        1.3.2 背光源的研究现状第13-17页
    1.4 研究内容第17-19页
第2章 蓝光LD背光源的光源选择及色域分析第19-27页
    2.1 蓝光LD背光源的光源选择第19-21页
        2.1.1 光源种类的选择第19-20页
        2.1.2 光源波长的选择第20-21页
    2.2 背光源色域理论第21-23页
        2.2.1 标准色度学系统第21-22页
        2.2.2 常见色域标准第22-23页
    2.3 蓝光LD背光源的色域分析第23-25页
        2.3.1 色域计算理论第23-24页
        2.3.2 蓝光LD背光源色域覆盖率第24-25页
    2.4 本章小结第25-27页
第3章 蓝光LD背光源的设计及优化第27-43页
    3.1 蓝光LD背光源工作原理第27-28页
    3.2 蓝光LD背光源建模仿真及优化第28-37页
        3.2.1 导光模块建模仿真及优化第28-32页
        3.2.2 导光板建模仿真及优化第32-37页
    3.3 蓝光LD背光源工作稳定性理论分析第37-41页
        3.3.1 蓝光LD背光源热传输方式第37-38页
        3.3.2 蓝光LD背光源工作稳定性理论分析第38-41页
    3.4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4章 蓝光LD背光源的实验研究第43-55页
    4.1 蓝光LD背光源结构设计第43-49页
        4.1.1 荧光片制作第43-44页
        4.1.2 导光板制作第44-48页
        4.1.3 蓝光LD背光源整体结构第48-49页
    4.2 蓝光LD背光源均匀度测量及分析第49-52页
    4.3 蓝光LD背光源工作稳定性测量及分析第52-54页
        4.3.1 温度对稳定性的影响第52页
        4.3.2 工作稳定性测量与分析第52-54页
    4.4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结论与展望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1-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TDLAS技术在温湿度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基于SV40的微米荧光磁性颗粒用于单细胞双模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