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热力工程、热机论文--工业用热工设备论文--换热设备论文

心形蜂窝螺旋板式反应换热器开发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主要符号表第10-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换热器研究进展第12-15页
        1.2.1 蜂窝板式换热器第12-13页
        1.2.2 螺旋板式换热器第13-15页
    1.3 反应器研究进展第15-17页
        1.3.1 常规反应器第15-16页
        1.3.2 微反应器第16-17页
    1.4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5 技术路线第18-19页
第二章 反应换热器理论研究第19-28页
    2.1 换热理论第19-21页
        2.1.1 反应换热器的换热原理第19-20页
        2.1.2 强化传热技术第20-21页
    2.2 混合理论第21-23页
        2.2.1 混合过程第21-22页
        2.2.2 混合机理第22-23页
    2.3 反应换热器的性能评价指标第23-27页
        2.3.1 换热性能评价方法第23-24页
        2.3.2 混合性能评价方法第24-27页
    2.4 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凸台结构及排列优化研究第28-45页
    3.1 几何模型第28-30页
    3.2 数学模型第30-33页
        3.2.1 模型假设第30-31页
        3.2.2 基本控制方程第31页
        3.2.3 湍流模型控制方程第31-33页
    3.3 数值模拟验证第33-35页
        3.3.1 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第33-34页
        3.3.2 边界条件与求解设置第34页
        3.3.3 结果分析第34-35页
    3.4 单心形凸台结构的性能分析第35-41页
        3.4.1 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第35-36页
        3.4.2 边界条件与求解设置第36页
        3.4.3 结果分析第36-41页
    3.5 心形凸台排列方式研究第41-44页
        3.5.1 数值计算第41-42页
        3.5.2 结果分析第42-44页
    3.6 小结第44-45页
第四章 反应换热器传热性能研究第45-62页
    4.1 螺旋流道结构的影响第45-48页
        4.1.1 流道高度第45-47页
        4.1.2 流道弯曲半径第47-48页
    4.2 心形凸台结构影响第48-57页
        4.2.1 心形凸台间距第48-51页
        4.2.2 凸台结构参数第51-53页
        4.2.3 双层凸台第53-57页
    4.3 准则关系式第57-60页
    4.4 小结第60-62页
第五章 反应换热器混合性能研究第62-69页
    5.1 混合传质模型选择第62页
    5.2 边界条件与求解设置第62-63页
    5.3 直流道混合效果分析第63-67页
        5.3.1 凸台结构对混合效果的影响第63-66页
        5.3.2 流道长度对混合效果的影响第66-67页
    5.4 弯曲流道混合效果分析第67-68页
    5.5 小结第68-69页
第六章 反应换热器设计程序第69-77页
    6.1 传热工艺计算第69-73页
    6.2 压力损失计算第73-74页
    6.3 高效螺旋板式反应换热器计算程序第74-76页
    6.4 小结第76-77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77-79页
    7.1 结论第77-78页
    7.2 展望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2页
附录A第82-87页
附录B第87-91页
致谢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火积)耗散极值原理的热阱结构优化研究
下一篇:多孔介质内单相流动与传热的格子Boltzmann数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