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资产证券化若干问题研究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1页
第1章 绪论第18-40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8-2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4-31页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31-34页
    1.4 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第34-36页
        1.4.1 研究方法第34-35页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35-36页
    1.5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第36-37页
    1.6 研究的总体框架第37-40页
第2章 初创型企业收益证券化破解融资难题可行性研究第40-51页
    2.1 引言第40-41页
    2.2 以创业活动产生的未来现金流为基础的资产证券化简介第41-42页
    2.3 以创业活动产生的未来现金流为基础的资产证券化的意义第42-43页
    2.4 以创业活动产生的未来现金流为基础的资产证券化的内容第43-44页
        2.4.1 开发以初创型企业未来现金流为基础的资产支持证券第43页
        2.4.2 建立强大的信用担保公司为资产证券化保驾护航第43-44页
        2.4.3 发行或有资本的担保公司可确保信用担保公司几乎不违约第44页
    2.5 以创业活动产生的未来现金流为基础的资产证券化的思路第44-48页
        2.5.1 发行企业现金流保留比例第45-46页
        2.5.2 资产池现金流筛选第46页
        2.5.3 资产池现金流分割第46-47页
        2.5.4 资产化产品的定价第47页
        2.5.5 公平担保分析第47页
        2.5.6 强大的信用担保公司第47-48页
    2.6 创业活动产生的未来现金流为基础的资产证券化面临的问题第48-49页
    2.7 结论第49-51页
第3章 基于初创型企业未来收益的资产证券化模式选择与产品设计第51-64页
    3.1 引言第51-54页
    3.2 多个初创企业未来现金流为支持证券化模型第54-58页
    3.3 单个初创企业未来现金流为支持证券化模型第58-60页
    3.4 数值结果和比较静态分析第60-63页
    3.5 本章结论第63-64页
第4章 委托代理模型下的资产证券化最优风险保留比例研究第64-76页
    4.1 引言第64-67页
    4.2 委托代理下的证券化模型第67-71页
    4.3 委托代理模型建立与求解第71-72页
    4.4 数值比较与经济解释第72-74页
    4.5 本章结论第74-76页
第5章 时间偏好不一致特质下资产证券化最优合约设计与决策第76-87页
    5.1 引言第76-78页
    5.2 模型设定及优化模型第78-83页
        5.2.1 合约设计基本思想第78-79页
        5.2.2 模型设定第79-81页
        5.2.3 合约优化模型第81-83页
    5.3 数值分析以及经济解释第83-86页
    5.4 本章结论第86-87页
第6章 模糊特质下证券化产品减记型债券的定价及最优减记比例研究第87-97页
    6.1 引言第87-89页
    6.2 模型假设第89-90页
    6.3 公司证券化证券定价第90-92页
    6.4 静态比较分析第92-96页
        6.4.1 模糊厌恶系数对公司价值与最优减记比例的影响第93-94页
        6.4.2 模糊厌恶下风险对公司价值与最优减记比例的影响第94-95页
        6.4.3 模糊厌恶下有效税率对公司价值与最优减记比例的影响第95-96页
    6.5 本章结论第96-97页
第7章 基于信用担保的初创型企业融资的集合证券化产品定价及违约风险研究第97-109页
    7.1 引言第97-99页
    7.2 集合证券化产品定价的基本理论第99-101页
        7.2.1 违约强度模型第99-100页
        7.2.2 Vasicek利率模型第100-101页
    7.3 集合证券化产品定价模型和求解第101-105页
        7.3.1 基本假设第101-102页
        7.3.2 有担保集合证券的定价第102-104页
        7.3.3 无担保下集合证券的定价第104-105页
    7.4 静态比较分析第105-108页
        7.4.1 参数选择第105页
        7.4.2 信用利差分析第105-106页
        7.4.3 违约概率分析第106-107页
        7.4.4 传染风险因子影响分析第107-108页
    7.5 本章结论第108-109页
结论第109-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21页
致谢第121-122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122-123页
附录B 命题5.2.1的证明第123-125页
附录C P(k_d>,t_1,k_z>t_2)的计算第125-126页
附录D 联合条件概率密度函数f(t_1,t_2|H_t)的求解第126-127页
附录E 有担保下集合证券定价模型P(t,r;T)的求解第127-128页

论文共12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会计信息质量在公司债券定价中的作用机理研究
下一篇:中国公司债券限制性契约条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