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政治理论论文--国家理论论文

吉登斯民族国家理论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导论第7-15页
    (一) 立论依据第7-8页
        1. 选题缘由第7-8页
        2. 研究意义第8页
    (二) 研究综述第8-13页
    (三) 研究方法第13-15页
一 吉登斯民族国家理论的谱序第15-26页
    (一) 特定的时代背景第15-16页
    (二) 学理渊源第16-20页
        1. 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继承与批判第17-18页
        2. 作为分析工具的结构化理论第18-19页
        3. 对国家历史演进的分类第19-20页
    (三) 吉登斯民族国家理论的内涵第20-21页
    (四) 吉登斯民族国家理论的特征第21-26页
        1. 经济形态上的资本主义和工业主义第21-22页
        2. 主权和高度密集的行政等级第22-23页
        3. 多元政治中的行政监控第23-24页
        4. 军事工业化和暴力第24-26页
二 吉登斯眼中的民族国家矛盾第26-36页
    (一) 解放政治的内涵及价值取向第26-28页
        1. 解放政治的内涵第26-27页
        2. 解放政治的价值取向第27-28页
    (二) 解放还是危机?第28-36页
        1. 民主与监控的矛盾第28-30页
        2. 主权与暴力的矛盾第30-33页
        3. 民族主义与民族国家的矛盾第33-36页
三 吉登斯对民族国家理论的反思:超越现代性与第三条道路第36-47页
    (一) 现代性的后果及超越第36-39页
        1. 现代性的内涵及后果第36-37页
        2. 现代性的超越第37-39页
    (二) “第三条道路”第39-47页
        1. 价值取向——超越“左”与“右”第40页
        2. 经济上的“混合型经济体系”第40-41页
        3. 国家与公民社会的良性互动第41-44页
        4. 福利国家的改革第44-45页
        5. 世界主义的民族国家第45-47页
四 对吉登斯民族国家理论的评价第47-53页
    (一) 吉登斯民族国家理论的价值第47-49页
        1. 研究方法上的辩证性第47-48页
        2. 研究视角上的开放性第48页
        3. 民族国家出路的异质性第48-49页
        4. 思维方式上的全球化立场第49页
    (二) 吉登斯民族国家理论的局限性第49-53页
        1. 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错误理解第49-50页
        2. “乌托邦现实主义”的困境第50-51页
        3. 理论的模糊性第51-53页
五 吉登斯民族国家理论对我国民族国家发展的借鉴价值第53-56页
    (一)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53页
    (二) 注重理论创新与制度改革第53-54页
    (三) 积极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在国际竞争与合作中求得发展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致谢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梦的价值目标及其实现途径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党员价值观研究--以云南高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