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5-10页 |
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炔丙醇和芳香胺合成 1,2-二氢喹啉类化合物 | 第13-42页 |
前言 | 第13-15页 |
研究材料(资料、内容)与方法 | 第15-18页 |
1.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2 实验材料 | 第15-16页 |
1.2.1 试剂处理 | 第15页 |
1.2.2 实验仪器 | 第15-16页 |
1.3 实验方法 | 第16-18页 |
1.3.1 芳香胺的制备 | 第16页 |
1.3.2 炔丙醇的制备 | 第16-17页 |
1.3.3 反应条件筛选 | 第17-1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8-35页 |
1.4 实验产物及特殊结构的说明 | 第18-23页 |
1.5 芳香胺和炔丙醇反应产物的谱图数据 | 第23-35页 |
结论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2页 |
第二章 炔丙醇和芳基叠氮合成喹啉盐类化合物 | 第42-66页 |
前言 | 第42-43页 |
研究材料(资料、内容)与方法 | 第43-46页 |
2.1 研究内容 | 第43页 |
2.2 实验材料 | 第43-44页 |
2.2.1 试剂处理 | 第43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43-44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44-46页 |
2.3.1 芳基叠氮的制备 | 第44页 |
2.3.2 炔丙醇的制备 | 第44-45页 |
2.3.3 反应条件筛选 | 第45-4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6-61页 |
2.4 实验产物及特殊结构的说明 | 第46-49页 |
2.5 芳基叠氮和炔丙醇反应产物的谱图数据 | 第49-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第三章 生物活性检测 | 第66-76页 |
前言 | 第66-67页 |
研究材料(资料、内容)与方法 | 第67-69页 |
3.1 研究内容 | 第67页 |
3.2 实验仪器,材料和试剂 | 第67-68页 |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67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67页 |
3.2.3 实验菌种 | 第67-68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68页 |
3.3.1 药液的配置 | 第68页 |
3.3.2 培养基的配置 | 第68页 |
3.3.3 菌液制备 | 第68页 |
3.4 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方法 | 第68-6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9-73页 |
结论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综述 炔丙醇和芳香烃反应的研究进展以及相关含碳氮杂环化合物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 第76-101页 |
1 炔丙醇的概述 | 第76-77页 |
2 芳香烃和炔丙醇反应的概述 | 第77-84页 |
2.1 苯酚和炔丙醇的反应 | 第77-79页 |
2.2 富电子的芳香烃和炔丙醇的反应 | 第79-81页 |
2.3 富电子的磺酰胺和炔丙醇的反应 | 第81-83页 |
2.4 近期研究的其他化合物和炔丙醇的一些反应 | 第83-84页 |
3 喹啉类化合物的合成概述 | 第84-86页 |
3.1 喹啉类化合物母核的一般合成方法 | 第84页 |
3.2 喹啉类化合物的一般合成方法 | 第84-86页 |
4 具有喹啉结构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概述 | 第86-92页 |
4.1 一些作用于农作物的一些喹啉类化合物图 20 | 第86-87页 |
4.2 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喹啉类化合物 | 第87-90页 |
4.3 具有抗菌活性的喹啉类化合物 | 第90-91页 |
4.4 具有抗HIV活性的喹啉类化合物 | 第91-92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101页 |
附录Ⅰ1,2-二氢喹啉化合物的~1H NMR and~(13)C NMR | 第101-125页 |
附录Ⅱ 喹啉盐的~1H NMR and~(13)C NMR | 第125-151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151-152页 |
致谢 | 第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