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行政诉讼法论文

我国行政诉讼判决种类研究--基于文本与实践的双重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6页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3页
    1.3 研究意义与价值第13-14页
        1.3.1 理论意义第13-14页
        1.3.2 实践价值第14页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4-16页
        1.4.1 研究思路第14-15页
        1.4.2 研究方法第15-16页
第二章 行政诉讼判决种类的基本理论第16-24页
    2.1 行政诉讼判决种类之界定第16-17页
        2.1.1 行政诉讼判决种类的概念与价值第16页
        2.1.2 行政诉讼判决种类与诉讼类型的关系第16-17页
    2.2 行政诉讼判决种类的分类第17-18页
    2.3 域外行政诉讼判决种类的立法分析第18-23页
        2.3.1 英美法系第18-21页
            2.3.1.1 英国第18-20页
            2.3.1.2 美国第20-21页
            2.3.1.3 英美法系的启示第21页
        2.3.2 大陆法系第21-23页
            2.3.2.1 法国第22页
            2.3.2.2 德国第22-23页
            2.3.2.3 大陆法系的启示第23页
    2.4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我国行政诉讼判决种类的立法分析第24-38页
    3.1 我国行政诉讼判决种类的历史沿革第24-26页
        3.1.1 雏形阶段第24页
        3.1.2 确立阶段第24-25页
        3.1.3 完善阶段第25-26页
    3.2 我国行政诉讼判决种类的立法内容第26-34页
        3.2.1 撤销判决第26-28页
        3.2.2 履行职责判决第28-29页
        3.2.3 给付判决第29页
        3.2.4 变更判决第29-30页
        3.2.5 确认违法判决第30-32页
        3.2.6 确认无效判决第32-33页
        3.2.7 驳回判决第33-34页
        3.2.8 情况判决第34页
    3.3 我国行政诉讼判决种类的立法缺陷第34-37页
        3.3.1 与行政诉讼类型相脱离第34-35页
        3.3.2 判决种类设置不科学第35-36页
        3.3.3 判决适用条件不完善第36页
        3.3.4 判决效力的规定缺乏第36-37页
        3.3.5 判决瑕疵的补正不明第37页
    3.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我国行政诉讼判决种类的实践分析第38-49页
    4.1 样本选择与调查设计第38-41页
    4.2 调研数据之分析第41-44页
    4.3 存在问题之分析第44-48页
        4.3.1 审判人员的裁判标准不一第44-45页
        4.3.2 裁判文书援引依据混乱第45-47页
        4.3.3 行政判决种类应用不当第47-48页
    4.4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五章 我国行政诉讼判决种类立法完善第49-55页
    5.1 行政诉讼判决种类体系的构建第49-50页
    5.2 行政诉讼判决种类的补充第50-52页
        5.2.1 补正判决第50-51页
        5.2.2 部分判决第51页
        5.2.3 禁令判决第51-52页
    5.3 行政诉讼判决种类适用条件的完善第52-54页
        5.3.1 撤销判决第52-53页
        5.3.2 确认判决第53页
        5.3.3 履行判决第53页
        5.3.4 情况判决第53-54页
    5.4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六章 结论第55-56页
致谢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5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第59-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行政诉讼原告资格之“利害关系”要件研究
下一篇: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