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锂离子电池高电压电解液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0-35页
    1.1 引言第10-11页
    1.2 锂离子电池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第11-15页
        1.2.1 锂离子电池的组成结构第11-12页
        1.2.2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第12-13页
        1.2.3 锂离子电池的特点第13-15页
    1.3 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第15-25页
        1.3.1 正极材料的研究现状第15-18页
        1.3.2 负极材料的研究现状第18-19页
        1.3.3 电解质溶液的研究现状第19-25页
    1.4 高电压电解液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第25-32页
        1.4.1 电解液溶剂第28-31页
        1.4.2 添加剂第31-32页
        1.4.3 高压电解液存在问题第32页
    1.5 本文选题依据、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第32-35页
2 实验仪器原料和测试方法第35-41页
    2.1 实验仪器和原料第35-37页
        2.1.1 实验仪器第35-36页
        2.1.2 实验试剂与原料第36-37页
    2.2 电池极片的制备第37-39页
        2.2.1 LiNi_(0.5)Mn_(1.5)O_4正极片的制备第37-38页
        2.2.2 负极片的制备第38-39页
    2.3 电解质溶液的制备方法第39-40页
    2.4 电池的装配第40-41页
3 LiDFOB在FEC基电解液中的高电压性能研究第41-57页
    3.1 高电压电解液的理化性质第42-46页
        3.1.1 电解液的电导率第42-44页
        3.1.2 电解液的密度第44页
        3.1.3 电解液的黏度第44-46页
    3.2 电解液电化学分析第46-50页
        3.2.1 电解液电化学窗口第46-47页
        3.2.2 以铝箔为工作电极的循环伏安测试第47-49页
        3.2.3 以铜箔为工作电极的循环伏安测试第49-50页
    3.3 电解液的电化学性能第50-56页
        3.3.1 电池充放电性能第50-52页
        3.3.2 电池的循环性能第52-54页
        3.3.3 电极材料SEM表征第54-55页
        3.3.4 电解液与电极的相容性第55-56页
    3.4 本章小结第56-57页
4 含LiDFOB的电解液对不同负极材料的影响第57-70页
    4.1 电解液中钛酸锂的电化学性能第57-64页
        4.1.1 倍率性能第57-60页
        4.1.2 平台容量第60-61页
        4.1.3 常温1C循环性能第61-62页
        4.1.4 高温循环性能第62-64页
        4.1.5 电解液与Li_4Ti_5O_(12)电极的相容性第64页
    4.2 电解液与硅碳的相容性第64-67页
    4.3 电解液与石墨的相容性第67-69页
    4.4 本章小结第69-70页
5 结论与展望第70-72页
    5.1 结论第70-71页
    5.2 展望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82页
发表文章目录第82-84页
致谢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网重庆电力公司PMS2.0数据治理体系研究与实施
下一篇:基于尾缘襟翼的风力机叶片自适应内模振动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