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6016铝合金冲压仿真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2.1 国外方面 | 第10-12页 |
1.2.2 国内方面 | 第12-13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2 各向异性GTN损伤模型及其数值方法 | 第15-29页 |
2.1 GTN损伤模型及其发展 | 第15-17页 |
2.2 各向异性GTN损伤模型的建立 | 第17-18页 |
2.3 GTN损伤模型数值算法 | 第18-23页 |
2.3.1 材料子程序接口 | 第18-19页 |
2.3.2 应力更新算法 | 第19-22页 |
2.3.3 VUMAT子程序流程图 | 第22-23页 |
2.4 子程序正确性验证及其应用 | 第23-27页 |
2.4.1 子程序正确性验证 | 第23-25页 |
2.4.2 圆杯件拉深仿真 | 第25-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3 GTN参数及网格尺寸对结果的影响 | 第29-39页 |
3.1 参数f_N、ε_N与s_N的影响 | 第29-32页 |
3.2 参数f_c与K的影响 | 第32-35页 |
3.2.1 f_c与K对载荷-位移曲线的影响 | 第32-34页 |
3.2.2 f_c与K对样件断裂的影响 | 第34-35页 |
3.3 网格尺寸的影响 | 第35-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4 GTN参数的确定 | 第39-51页 |
4.1 6016 铝合金材料实验 | 第39-44页 |
4.1.1 实验方案 | 第39-40页 |
4.1.2 实验结果 | 第40-42页 |
4.1.3 数据处理 | 第42-44页 |
4.2 GTN参数的确定 | 第44-48页 |
4.2.1 传统有限元反求法 | 第44-46页 |
4.2.2 有限元反求法的改进 | 第46-47页 |
4.2.3 平板样件损伤演化过程 | 第47-4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8-51页 |
5 各向异性GTN模型在板料冲压成形中的应用 | 第51-67页 |
5.1 杯突冲压实验 | 第51-53页 |
5.1.1 杯突试验简介 | 第51-52页 |
5.1.2 实验结果 | 第52-53页 |
5.2 杯突冲压仿真 | 第53-65页 |
5.2.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54-55页 |
5.2.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5-6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6.1 主要工作及结论 | 第67-68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附录A | 第75-79页 |
附录B | 第79页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