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和评析 | 第11-14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1.2.3 相关研究评析 | 第13-14页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 第14-15页 |
1.3.1 框架结构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15-16页 |
2 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相关理论概述 | 第16-19页 |
2.1 绿色信贷的内涵 | 第16-17页 |
2.2 绿色信贷的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2.2.1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 第17页 |
2.2.2 绿色金融 | 第17页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7-18页 |
2.2.4 环境风险理论 | 第18页 |
2.2.5 金融创新理论 | 第18-19页 |
3 中国建设银行常州分行绿色信贷发展环境与现状分析 | 第19-42页 |
3.1 常州分行发展简介 | 第19-27页 |
3.1.1 常州分行的基本状况 | 第19-20页 |
3.1.2 常州分行绿色信贷发展问卷调查 | 第20-22页 |
3.1.3 常州分行绿色信贷发展现状 | 第22-27页 |
3.2 中国建设银行常州分行外部环境分析 | 第27-33页 |
3.2.1 国家宏观环境 | 第27-29页 |
3.2.2 常州绿色产业发展情况 | 第29-33页 |
3.3 内部环境分析 | 第33-35页 |
3.3.1 常州分行的资源分析 | 第33-34页 |
3.3.2 常州分行的文化分析 | 第34-35页 |
3.3.3 常州分行的能力分析 | 第35页 |
3.4 中国建设银行常州分行绿色信贷SWOT战略环境分析 | 第35-42页 |
4 国内外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发展及其经验借鉴 | 第42-51页 |
4.1 国外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情况介绍 | 第42-43页 |
4.1.1 法律建设明确环境保护责任 | 第42页 |
4.1.2 强化环保信息收集和环境风险评估 | 第42页 |
4.1.3 激励机制是政策落实的有力保障 | 第42-43页 |
4.1.4 完善的绿色信贷产品创新体制 | 第43页 |
4.2 国内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情况介绍 | 第43-44页 |
4.2.1 银行重经济利益轻社会责任 | 第43页 |
4.2.2 缺乏信息交流共享平台和长效激励机制 | 第43-44页 |
4.2.3 缺乏人才储备和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 | 第44页 |
4.3 绿色信贷的成功经验 | 第44-51页 |
4.3.1 国外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案例 | 第44-46页 |
4.3.2 国内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案例 | 第46-49页 |
4.3.3 国内外商业银行推动“绿色信贷”的经验总结 | 第49-51页 |
5 中国建设银行常州分行绿色信贷发展策略设计 | 第51-62页 |
5.1 绿色信贷发展策略的基本思路 | 第51-52页 |
5.2 绿色信贷运行模式创新策略 | 第52-56页 |
5.2.1 “绿色信贷+产业链担保+政府担保”模式简介 | 第52-53页 |
5.2.2 采取“绿色信贷+产业链担保+政府担保”模式的必要性 | 第53-54页 |
5.2.3 采取“绿色信贷+产业链担保+政府担保”模式的可行性 | 第54页 |
5.2.4 绿色信贷创新模式操作程序 | 第54-55页 |
5.2.5 采取“绿色信贷+产业链担保+政府担保”模式的可持续性分析 | 第55-56页 |
5.3 绿色信贷业务拓展创新策略 | 第56-57页 |
5.3.1 绿色信贷融入绿色生活消费 | 第56页 |
5.3.2 绿色信贷与相关中间业务创新有机结合 | 第56-57页 |
5.3.3 低碳金融业务创新 | 第57页 |
5.4 绿色信贷制度创新策略 | 第57-62页 |
5.4.1 完善绿色信贷组织机构建设 | 第57-58页 |
5.4.2 建立“绿色人才”储备与培训机制 | 第58页 |
5.4.3 构建有效的环保信息沟通机制 | 第58-59页 |
5.4.4 提高绿色信贷管理水平 | 第59-60页 |
5.4.5 强化与利益相关方的合作机制 | 第60-62页 |
6 中国建设银行常州分行绿色信贷发展策略实施保障 | 第62-66页 |
6.1 创建适合常州绿色信贷发展的产业环境 | 第62页 |
6.2 加快绿色信贷法制建设 | 第62-63页 |
6.2.1. 完善现有法律制度 | 第62-63页 |
6.2.2. 绿色信贷单项立法 | 第63页 |
6.3 绿色信贷财税激励机制 | 第63-64页 |
6.4 完善监管体系 | 第64-66页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66-67页 |
7.2 研究不足 | 第67页 |
7.3 研究展望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附录 绿色信贷调查问卷 | 第72-74页 |